襄阳市襄州区财政局
内容提要:现代物流业作为新兴复合型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文对襄州区发展现代物流业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襄州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发展 现代物流业 比较优势
据有关部门统计,产品的直接成本约占总成本的百分之十,制造时间约占制造和销售总时间的百分之五,所对应的百分之九十价值成本及百分之九十五时间成本是在储存、装卸、包装、销售等作业环节中形成的。由此看来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已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笔者现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为例,对如何发展区域现代物流业做如下探讨。
一、襄州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比较优势
襄州区境跨东经111.44—112.23度,北纬31.46-32.28度,全区南北长约
1.区位优势。该区位于鄂西北,属南阳盆地边缘,地势由四周向中部缓缓变低,构成汉江夹道不规则盆地。北部为波状土岗地,南部为低山后陵区,中部为冲积平原,全区岗地面积占65.8%,山丘面积占13%,沿江河冲积平原占21.2%。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过渡区,年平均无霜期为241天,区境内日照充足,年均日照1987小时,年均降水量
2.交通优势。该区居秦巴经济走廊中部,扼守长江最大支流—汉水中游,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陕川物资东出,晋豫煤南运,岭南货物北上,华东商品西进,襄樊都是必经之地。历史上就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现今,该区公路铁路运输优势明显,汉十、襄荆、魏樊高速公路贯穿东西南北。同时,该区还有载货汽车15100余辆,年货运能力达752万吨。承接北煤南运和川、渝、陕地区与中南、华东地区货物交流的襄阳铁路枢纽位于该区中心,衔接汉丹、襄渝、焦柳三条铁路,现有襄北、襄南、襄阳、郜营、肖湾、余家湖、王树岗等七个车站(其中:襄北为编组站),襄阳枢纽年货运总量目前已达7000多万吨;航空和水路运输硬件建设已有质的飞跃,襄阳机场位于该区刘集办事处,起降标准为
3.资源优势。目前该区经济发展布局呈现出“一区两线三板块”格局,即湖北深圳工业园,该工业园成立于2008年4月,位于境内316国道沿线,规划用地面积29.84平方公里,其中已经完成一期工程,占地8.5平方公里,划分为汽配加工、机械制造和电子电器三大板块;襄州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规划面积
4.环境优势。近几年,该区紧紧抓住东部产业转移和襄阳市城市东扩的机遇,大干快上,经济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随着该区各类园区的逐步建成,入驻企业将成倍增加。加上该区北靠晋豫大煤矿,上下有南阳和江汉两大油田,左右有丹江和葛州坝两大水电站,中心有襄阳火力发电厂,临近能源基地,处在最佳供电负荷范围之内。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物质资源,自古以来就成为兵家商家必争之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有东风汽车集团、泰国正大集团、成都希望集团、山东鲁花集团、广东华强集团和湖北荣华集团等国内国际特大型企业在此落户,货物运输的大进大出将成为必然,发展现代物流业基础条件得天独厚。
二、襄州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襄州区虽然有发展现代物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该区物流企业,大都是在原来的运输企业、仓储企业改建或个体运输户组合而成,企业缺乏专业人才,服务质量差,科技含量不高,运作效率低下,在服务功能上非常有限,离现代物流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
1.企业规模小服务档次低。襄州区物流企业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按产业标准衡量,多数还是运输企业,规模小而散。据不完成统计,该区现有物流企业600多家,主要集中在该区最大物流园区-国邦物流园,虽然园区规划设计有商务办公、物流采购交易、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孵化、综合服务、仓储包装与深加工、集装箱与零担中转、停车与餐馆娱乐八大分区。并拥有货运车辆2000余辆,仓储面积4万多平方米,装卸设备38台套,货运专线通达全国各地,2010年园区进出货运量679万吨,物流总额为183亿元。但仅占该区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7.3%。目前该区各类物流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对于物流环节中的一些增值服务重视程度低,还不能为客户提供包括物流设施网络设计、订货管理、存货管理等物流增值服务,只能提供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水平较低。
2.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该区物流设施目前主要是分散在不同运输领域和商贸领域的货场、仓库等功能性设施,现代物流专业设施严重缺乏,物流企业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服务质量满足不了工商企业对现代物流服务需求。在物流企业实际运作中,箱式货柜和集装箱卡车及特种车辆、物流信息软件如GPS定位系统、仓储自动化管理系统、条形码技术等现代物流专业设备,在工商企业物流业务流程和物流企业中应用比例极低,并且只在物流单个环节上采用。
3.从业人员素质低。由于国内物流教育刚刚起步,企业对现代物流重要性的认识不深,目前该区物流企业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不到7%,物流专业人才几乎没有。既缺乏物流运行整体规划和方案设计人才,又缺乏从事企业实际操作层面的各类人才,很难满足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
三、襄州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对策
襄州区有发展现代物流业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区域内现代物流业。
1.提高对现代物流理念的认识。现代物流作为先进的管理技术,纵贯货物流通的全过程,横跨国民经济各产业。在所有物质生产、流通部门,推广使用现代物流,将对经济发展的运作模式产生全局性影响,带来根本性变化。政府各部门、各行业企业,都应提高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运作模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让企业和政府各部门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是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内在的迫切需求。
2.建立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在现代物流管理体制上,由于涉及到物流企业、经贸、财税、工商和交通等多个部门,加上现代物流的管理和运作横跨不同行业和地区,并且物流领域进入的门槛低,但发展的门槛却比较高等原因,从部门利益考虑的局部规划,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物流大系统的有效性,而且可能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因此,有必要建立以政府部门牵头协调物流企业、财政、金融、税收、吸引外资、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综合机制,以加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协作性,创造一个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体制、规划、政策和物流基础环境的综合体系。
3.大力发展专业化物流企业。政府应积极支持和鼓励辖区内工商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粗放运作模式,调整重组企业物流业务,逐步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工商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应整合企业的物料采购、仓储运输、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物流业务,部分或全部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承担,逐步实现自营物流的专业化。鼓励采用分立、入股、联营、租赁等资源重组方式,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物流。
4.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综合运输网络,为开展多式联运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多元化市场主体投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并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加强物流技术装备和信息系统的应用,构建集信息发布、查询、交易、处理、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同时,根据当前实际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原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充分利用原有的设施,将其改造成适合物流服务新用途的基础设施。
5.选择适宜的物流运作模式。结合该区实际,可采由项目发展商收购一些小的仓储、运输企业以及一部分生产、销售企业原有的自备车辆和仓库,对其进行整编改造,直接推动第三方物流服务或由原有的专项物流运营商以入股、联营、租赁等方式进行联合组建综合物流公司。公司内部设立相应职能部门,归集物流的多种功能,即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和其他一些物流的辅助功能,对上家生产商可提供产品代理、管理服务和原材料供应,对下家经销商可全权代理其配货送货业务,可同时完成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具体来讲该区应以国邦物流园为依托,着力构建信息交易、运输、仓储、配送、零担快运、管理服务“六大中心”。一是管理服务中心。为入驻物流企业提供规范、优质、快捷的一条龙全程服务。它应融合政府职能部门、中介服务组织以及物流园区自身三者的服务功能。二是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对来自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社会车辆以及其他物流节点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处理,为物流供需双方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交易通道。三是运输中心。为社会车辆提供停车、维修、检测、养护等服务,为入驻园区的物流企业提供最新运力信息。四是零担快运中心。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营运线路和优化完善的硬件设施,并依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体系,形成“城际货运班车总站”的运营模式。五是仓储中心。为大型物流企业,工商制造企业提供专业化仓储服务,同时满足大型物流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建立地区分拨中心的需要。六是配送中心。利用园区自身物流运输及仓储的优势,为连锁企业、大型超市、大型家电卖场等客户提供及时、周到、便捷的城市配送服务。
6.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政府各部门及各物流企业应通过各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快产、学、研的结合,鼓励大专院校与物流企业进行资本和技术的融合,提升该区物流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该区现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