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9544 国内统一刊号:CN21-1520/F 邮发代号:8-166 投稿邮箱:dfczyj@vip.163.com
工作研究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工作研究>>文章内容
王秋明/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3/10/24 17:58:4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内容提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代表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辽宁在区位、产业基础、科研人才等方面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通过对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辽宁  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状  对策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辽宁省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举;是培育辽宁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支撑。

一、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辽宁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辽宁作为全省发展战略的核心,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2年,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实现增加值4733.3亿元,年均增长25%,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省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的增速,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9.0%。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显著,占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地位。

2.产业布局不断完善。依托沈阳、大连两大中心城市的人才、技术优势和集聚、辐射功能,逐步形成了以沈阳为核心的沈阳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群和以大连为核心的辽宁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带,沈阳、大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在全省占绝对优势,龙头带动作用明显,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提升。全省已经形成了以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和大连两区一带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为主体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培育了一批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拥有以沈飞民机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业。建立了大连软件基地、大连软件出口基地、大连信息产业基地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主体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3.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全省拥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达到33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89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6个、居全国第6位,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居全国第9位。2012年,辽宁全社会研发投入443亿元,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43.1亿元,比上年增长21.8%2012年,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4.9万人,其中研究与实验发展(R&D)人员13.5万人。实施“高新区创新发展提升工程”。“特色产业基地提升工程”。已经建成6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个省级高新区,数量均居全国第4位;18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化基地和13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有力地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全省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及医疗装备、生物育种等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组建了24个省级试点联盟,联盟共拥国家级技术平台86个、省级技术平台159个,共承担国家级计划项目168项,省级计划项目330项,拥有各类知识产权1685项,初步构建了符合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牵动性强、辐射面广、长期稳定的产业技术创新合作链条。全年专利申请41152件,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9736件,增长34.6%;授权专利21216件,增长10.6%,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995件,增长26.3%

4.重点项目建设成果显著。近年来,辽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仅2012年,全省高技术产业完成总投资447.7亿元,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以企业为主体承担实施的重大专项先后攻克了大型铸锻件可视化铸造、低成本多晶硅制备等600余项重大关键技术,开发出盾构机、重型燃气轮机、90型船用曲轴、五轴联动高档数控机床、百万吨乙烯装置等200余项重大装备和新产品,申请专利400余项,有力地提升了辽宁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生物医药、IC装备、光伏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

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辽宁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成绩喜人,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科技投入相对不足。近年来,辽宁省经济总量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速,财政收入增长更远高于经济增长。但与此相反的是,科技研发投入增长缓慢。2010年辽宁R&D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1.56%,不仅低于全国1.76%的水平,更低于东部发达省份1.99%的水平,仅排名全国第10位。

2.产业创新能力不强。目前,辽宁省尚未形成完善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在全省1505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设有研发机构的企业217家,所占比重仅为14.4%,居全国第28位。不少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冶金、石化、装备制造等行业中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比重普遍不足50%,冶金行业仅为18.8%

3.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目前,辽宁缺乏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面向市场化的科研体制尚未形成,绝大部分非基础性研究的科研开发机构还游离于市场需求之外,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产业化率低。“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大学、院所在技术市场中有40%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交易额流向外省。中科院沈阳分院系统、沈阳化工研究院的科技成果只有约20%在省内转化。

4.产业同构化明显。近年来,辽宁省各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热情空前高涨,全省14个市大都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但有些项目产业发展的区域创新特色和优势不鲜明, 不同城市之间产业同构化明显,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三、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

1.加强规划引导。规划引导是政府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性、综合性手段。省政府相关部门要从省情出发,通过顶层设计,明确不同区域总体功能定位和重点发展方向,定期向社会发布战略性新兴行业产能规模、产能利用率及生产、技术、市场发展动向等信息,在全省各市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科学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根据辽宁省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综合优势, 集中有限资源选择最具基础和条件的优势产业领域和重点城市为突破口,着力突破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瓶颈制约,完善产业配套条件,培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在产业发展方面,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网络、节能环保、海洋和生物医药等可能率先实现突破和增长潜力巨大的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优势互补,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引领未来发展方向。在产业区域发展方面,重点支持沈阳、大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构建以两点带全面、点线面联动、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在企业组织结构方面,既要培育大而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发挥其导向作用和系统整合功能,带动配套企业发展;又要促进小而精的中小企业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性力量,创造产业生态活力和大量就业机会。在关键技术突破、基础能力提升、专有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与国家和各省市的衔接和互动,促进产业有序发展。

2.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环节和微观基础。引导创新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集聚,支持其建立高水平技术研究机构,开展前瞻性、原创性研究和重大战略产品的系统设计,其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当前,辽宁省应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优势产业需求,推进骨干企业在智能电网、薄膜技术、轨道交通、高压输变电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系统集成,建设若干具有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积极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鼓励骨干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发机构和实验室,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联合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化项目,尽快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对辽宁省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智能化数控机床、智能型工业机器人、能源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数字医疗设备等创新产品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开发专项,通过省部联动、配套支持、产学研合作、引进海内外人才团队等多种方式 率先突破一批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技术,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和领军企业,并快速形成集群效应,抢占发展先机。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技术创新链的系统分析,持续监测、跟踪和发布全球新兴产业发展趋势、主导设计与应用动态,科学制订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和技术发展指南,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关键技术和主导设计的研发方向。

3.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综合运用专项资金补助、贴息、担保、以奖代补、放大银行贷款、税收优惠等形式,强化政府投入对市场的引导作用,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要制定省、市年度增加科技投入特别是R&D投入的目标责任制,推动财政科技投入水平的提高,保持财政对科技投入总量与辽宁省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同步。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利用现有资金渠道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设立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将其纳入财政年度预算范围,确保投入规模相对稳定,集中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等。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支持创新”的原则,建立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通过参股、融资担保、跟进投资和风险补助等手段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鼓励和引导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各类资本通过竞争性谈判,实施战略合作等方式在辽宁省设立创投基金,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要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吸引金融机构、社会资金等不断加大对创新项目的投入,提高全社会创新资源配置的效率,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具有内在活力和动力的支持创新发展的良性投入机制。

制定完善的税收激励政策。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及产品进入市场难的特征,出台积极的财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研发投入,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研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允许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尤其是起步阶段)经营亏损可以向前或向后若干年进行结转,进行税收抵免;积极探索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增加投资的当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直接抵扣企业所得税制度,合理利用税收抵扣、减免和加速折旧等政策。

4.构建多元化、多层次投融资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特征,根据这一特点,要积极构建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满足不同发展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资金需求,形成金融资本推动产业资本的综合效应。在技术研发、新企业创建和成长初期,重点鼓励发展包括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基金在内的股权融资机制。在企业快速成长和扩张阶段,鼓励企业采取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鼓励企业采取银行贷款、企业债券以及信托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股权融资鼓励和支持科技含量较高、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利用中小板、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到国内主板和海外上市,提高企业资本证券化比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可转换债券、权证及其他金融创新产品筹措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各金融机构建立适应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体系和保险、担保联动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创新,加大对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

5.加快产品市场培育。市场需求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力量,而加强政府采购及示范工程建设,是政府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的重要举措。要加快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优先采购产品目录》和《新产品补贴目录》,将具有市场潜力、但当前产品需求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新产品列入政府优先购买的范围,支持省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的市场化应用,引导社会投资向政府优先采购的产业集中。加强对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本级预算内投资项目设备采购管理的预算控制,优先安排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预算,在财政支出绩效考评中,将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纳入考核范围,将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列入财政预算监督内容。对战略性新兴企业自主创新的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初次投向市场一时难以被市场广泛接受,但又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和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需要政府重点扶持的,由政府首先采购和补贴,以推动其市场化和产业化。以产业发展为依托,按照技术领先、示范先行、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原则,组织实施好战略性新兴产示范工程,在LED照明、物联网应用、新能源汽车、两化融合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示范应用工程,运用杠杆性投入方式和税收优惠政策、并辅以预算直接投入方式,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渠道与市场空间。对于重大的试点示范项目,或者初期投入资金量较大的示范项目,可安排一部分一般预算资金和国债资金。对省内重大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重大装备和产品的项目,应将承诺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作为申报立项的条件,并明确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具体要求。

6.强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继续实施海外学子辽宁创业计划、高端智力柔性引进计划、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地构筑计划、“双百工程”等。省财政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才资金。依托优势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围绕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和关键技术攻关难题,引进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海内外创新研发团队,直接利用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获取核心技术,实现重大技术跨越。对能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省政府应给予专门资金奖励。当前,特别要通过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鼓励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研发能力、并能实施重要产业化项目的海外领军型科技人才,促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孵化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带动一批处于产业领域高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团队创新能力强、能够支撑拉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质量项目,进而带动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人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财政可实行全额税收返还;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形成的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费用,可依法列入企业成本核算。

7.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良好的体制机制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推进措施,完善考核评价。加快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调查,全面、真实、及时跟踪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态。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绩效评价和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纳入对各级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检查监督,明确政策执行主体、监督主体和责任机制,激励政府相关部门和干部切实将工作重心引导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来。

 

参考文献:

1〕郝晓明.厚积薄发的辽宁力量.科技日报,2010.3.6.

2〕张小普,胡建阳.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

3〕卢松等.提高辽宁科技创新能力的七个维度.辽宁经济,20126.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3号 邮编:110032 电话:024-22706630
辽ICP备06001706
你是本站第4692244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