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华/百色学院;李开林 范霞 季晓玮/广西财政厅;郑 葵/广西广播电视台
内容提要: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面临新情况、新挑战,广西财政积极探索财政支持新模式,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广西广播电视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不少亮点。但作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广西的广播电视发展还相对滞后,在财政政策、投入力度、投入渠道、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结合广西广播电视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本文针对广西财政在支持广播电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提出了新时代下财政支持策略建议,积极助推广西广播电视快速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 财政 广播电视 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先后召开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工作座谈会等会议,并在党的十九大上发表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新闻舆论工作行动纲领,为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作为传统主流的新闻媒体单位,广播电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新时代下广播电视如何依托新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打造渠道多元、内容丰富、节目创新的新型全媒体平台,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发展速度和传播效果,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兴媒体的媒介融合、产业融合、技术融合、管理融合等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与介入[1-3]。针对新时代广西广播电视的发展,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财政支持政策,积极探索财政支持新模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是落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广西财政支持广播电视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在财政支持下,广西广播电视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形成不少亮点,创作了一批文化精品,技术更新、基础设施建设及媒体融合稳步推进,广播电视经营收入稳步增长。
(一)支持创作精品视听节目
广西广播电视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媒体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功能的同时,积极创新节目生产。2018年,在财政支持下制作了诸如《讲政策》《八桂新风行》《民族文化》等精品文化节目,其中《讲政策》栏目得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高度肯定。在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财政重点支持广西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了大型专题片《壮美广西》、形象片《相约广西》、影视剧《北部湾人家》、广播电视剧《连心湖》等重点文艺精品项目,并在央视和多国媒体平台上播出,为宣传广西故事、传播广西声音做出重要贡献。
(二)支持技术改造和基础建设
广播电视是一个重装备、高投入、高消耗的行业。广西财政一直不遗余力加大对广播电视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和技术更新的支持,助力区直媒体单位打造形态多样、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其中2018年安排3800万元用于广西广播电视台高清制播升级改造、扩大移动电视公共覆盖专项资金等重点项目,进一步提高广西广播电视节目制播能力,推动广西广播电视事业转型升级;安排1亿元专项债支持广西广播电视台技术业务综合楼建设,为广西广播电视新媒体融合、提升传播能力提供较为完善和先进的基础设施保障。
(三)支持广西卫视覆盖落地
为更好地将广西故事、广西声音传播出去,广西财政高度重视卫视覆盖落地工作。2017-2019年合计拨付16350万元用于广西卫视覆盖落地。广西卫视覆盖面不断扩宽,覆盖人口持续增加。美兰德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底,广西卫视覆盖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126个地级市,2018全国新增覆盖人口6000万,国内覆盖人口达到10.2亿。
(四)支持媒体融合稳步推进
2017-2019年广西自治区财政统筹安排28930万元支持“广电云”融媒体生态系统项目的建设,使广西融合媒体生态云平台初步具备了融合媒体指挥调度、APP定制、互联网直播、大数据云计算等服务能力。2018-2019年还统筹安排资金5130万元用于全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二、广西财政支持广播电视发展存在的短板及原因分析
广西广播电视事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不少亮点,但作为欠发达、后发展地区,总体上事业发展还相对滞后,财政支持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短板。
(一)存在的主要短板
1.财税政策有待优化
一是对广播电视的政策支持有待完善。一方面,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政策有待商榷。自2017年开始,广西广播电视及其下属的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投资收益需要上缴公共财政。鉴于广西广播电视台及下属企业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广西广播电视培植的文化产业目前尚处于初始阶段、经营收入日渐下滑,此时将其收益上缴,将无法进行产业再投入,不利于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目前中央对各个自治区的支持政策不统一。西藏卫视、新疆卫视享受全国标清高清免费落地覆盖政策,但同为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广西却未享受该优惠政策。
二是税收优惠政策不足。目前,除了个别的税收政策条款外(财税[2009]31号、财税[2009]147号),大部分的税收政策都是针对广电及文化产业的各类子行业,彼此之间缺乏联动效应。动漫产业税收政策相对比较全面,其他如出版、广电、演艺等行业的相关税收政策均比较零散,而且缺乏连续性,整体税收扶持政策呈现出了“零散化、单一化、短期化”的特点。
2.财政投入力度有待加强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是未来财政支持的重要方向,但与其他一些省份相比,广西财政对传媒产业的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以2016-2018连续三年数据为例,广西广播电视台获得的财政资金与广东、云南、湖北三省广播电视台相比,在规模上均不及上述各省份(见图1)。
图1 广西、广东、云南、湖北广播电视台财政支持对比
数据来源:各省级台的年度部门决算报告。
3.财政投入渠道较为单一
随着广西广播电视台收入的急剧下滑,仅靠财政“输血式”的支持是不够的,更需要“造血式”的支持。在当前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要求下,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外省通过设立或参股设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效促进文化产业高速发展。例如,江苏紫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在组建后先后投资了包括江苏有线(600959)、幸福蓝海(300528)、金陵体育(300651)、点掌传媒、新鼎明影视等多个国内知名文化产业项目和具有高成长潜力的新兴业态项目,其中多个项目实现了IPO和新三板挂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几年以来,四川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在影视动漫、出版传媒、文化旅游、互联网+文化、AI+文化等领域深度布局,先后投资了极米科技、青藏文旅、封面新闻、云堆新媒、电视剧《天下粮田》等项目,总体发展态势良好,部分优质项目已开始进入资本化阶段。而目前广西还没有设立一支政府引导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4.财政投入较为分散
投入较为分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仍以媒体传统项目投入为主,而对媒体融合的投入偏少,这一两年开始加大对媒体融合等新兴媒体的财政资金投入,但是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采编播设备的购置、机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内容生产方面,对影视剧制作、优质节目栏目制作等资金投入仍偏少。二是虽然广西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但是面对全区各文化企事业单位,该专项资金呈现“撒胡椒面”特征,面广金额少、无支持重点,例如:2019年财政拨付区直有关企事业单位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共2090万元,共分配了17个项目,平均每个项目获得约123万元左右,无法充分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
5.支持融媒体发展力度偏小
目前,自治区级的融媒体平台主要包括“广电云”与“广西云”,其中“广电云”平台由广西广播电视台与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搭建,“广西云”平台由广西日报传媒集团负责搭建。两个平台各自独立运营,在内容、服务、技术等方面尚未交融互通,资源未能有效整合使用。
县级方面,由于各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一定差异,融媒体建设水平和层次也各不相同,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县级财政投入比较有限,对融媒体建设的支持力度比较小,融媒体软硬件基础条件十分薄弱;二是内容整合不足,缺乏自身原创内容,在用户体验、内容丰富性和趣味性等方面都缺乏吸引力;三是用人机制不活,在运行机制、薪酬体系、人员引进培养等方面缺乏灵活性和竞争力,导致人才留不住、人员流动性大、人员专业化程度低。
6.支持人才机制不够完善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目前广西文化人才队伍中,创新型、科技型、复合型、外向型高层次文化人才缺乏,特别是县级广播电视人才队伍配置少,素质普遍较低,具体到广播电视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金融管理人才、创新人才更是十分匮乏,远远满足不了媒体高速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先进省份针对文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均出台相关政策,省级、市级财政也积极加大对文化人才方面的投入,但广西目前针对文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尚未出台相关财政扶持政策。
(二)主要原因分析
1.事业和产业属性难以区分约束财政支持
目前,广播电视文化体制改革、制播分离通行做法是成立广电集团,台作为事业单位实体,经营性资产剥离进入集团实行企业化经营。2018年9月,传媒行业财务调查报告(《中国传媒行业2018年财务调查报告》)发布的数据显示(图2所示),全国省级台中,84%省级台已组建集团,33%省级台实行台和集团一体化运行,42%省级台组建集团但台和集团独立运行,9%省级台组建集团后并未实质运行,广西、青海等少数省级台尚未组建集团。
广西广播电视的改革未能完全摆脱事业体制的管理模式,从财政角度上来说,难以区分事业和产业属性。比如,财政对某一精品节目进行投入,对提升节目和广播电视台的社会影响力与广告经营创收都有效果,但根本无法区分到底是对事业的支持还是产业的支持,在进行财政绩效评价时该如何量化考评也存在一定难度,导致财政在对广播电视事业支持时存在顾虑。
图2 2018年全国省级台集团组建及运营模式
2.文化产业市场化不足导致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从制度政策上缺乏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难,一方面广西广播电视台虽然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但是与外省相比,机制体制偏向于事业体制,市场化经营机制相对落后,市场化不足;另一方面,广西文化产品内容创新不足,难以打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精品,无法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之社会企业对广西文化市场了解不充分,缺乏制度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导致社会资本投入文化行业还存在顾虑。
3.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缺乏顶层设计
财政的支持需要在政府宏观政策的大框架内开展。相较于国内其他省份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广西尚未专门出台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如福建、江苏等省份均出台了关于推动本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从财政、税收、基金、人才等方面在顶层上进行了设计,为财政支持提供了政策配套和环节条件。
4.融媒体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限制发展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区已有29家县级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广西云”、“广电云”初步建成运营,但大多各自为战,县级融媒体与区级融媒体的联通和“广西云”与“广电云”的互相融合缺乏统一规划和统一领导,缺乏必要的平台联动与内容整合,无法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的资源整合和协同作用。
三、新时代广西财政支持广播电视发展策略建议
结合广西广播电视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在学习借鉴外省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议自治区财政根据现有财力,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充分发挥杠杆和引导作用,从支持力度、支持形式等方面对广西广播电视予以扶持,完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广播电视财政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和完善广电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助推广西广播电视快速发展[4-6]。
(一)完善有关财税扶持政策
1.出台支持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政策
广西文化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规模小、集中度低、盈利能力差,同时还要面对湖南、上海等广电集团的强势竞争,单凭一己之力难以在群雄逐鹿的传媒产业中脱颖而出,相关政策扶持和财政资金投入对广西文化企业做大做强至关重要。建议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振兴、财政金融协同支持传媒产业发展等相关政策,提高对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视程度,从顶层设计上完善政策依据,加强发展引导,为财政支持广西广播电视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最大程度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效用;也为各中小传媒企业扎根广西、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竞争环境、营商环境。
2.完善落实文化企业免缴国有资产收益政策
广西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较弱,在全国各大传媒集团的挤压下发展较为艰难,建议对处于发展薄弱时期的广西广播电视台其下属企业以及经过认定的转企改制的中小文化企业考虑暂时免缴国有资产收益,或制定国有资本收益弹性制度,根据文化企业、广西广播电视台及其下属企业自身所处的生长周期和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判断,适量减少国有资本收益上缴额度,通过“放水养鱼”,助力广电媒体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3.落实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落实相应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可以在固定资产抵扣和加速折旧方面给予优惠支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规律,适当延长国家关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转企改制”的税收政策,将受益主体延伸至各类文化企业,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研究广电行业的减税降费政策,如广播电视行业缴纳的增值税当年较上年有所增加,则增加的税收部分可由自治区财政通过定额奖励等方式给予支持。
(二)支持探索集团化管理模式
建议广西参照广东广电、贵州广电等做法,在保留广播电视台事业单位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探索成立广电集团,剥离广播电视台经营性资产,由集团统一管理运营,架构上实行一个党委,两个机构,一体化运作。行政、采编播、技术等部门保留事业单位体制,负责新闻采编播业务,贯彻执行党在新闻宣传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承担媒体的采访、编辑、播出工作。其他经营性的工作则实行市场化运行,通过组建传媒集团,实行企业化管理,进行多元化运作。支持广西广播电视在保持事业单位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制播分离,探索集团化管理模式。一方面,对于事业单位属性部门仍给予财政拨款,通过财政投入保障采、编、播等工作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对于经营性部门,主要给予初期扶持和后期市场引导,通过财政金融协同联动、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传媒集团的组建、运营和发展。
(三)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与重点
1.支持设立广西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通过财政牵头设立广西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引导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通过实施战略合作等方式在广西设立创投基金,鼓励以股权投资等方式来发展壮大新兴媒体企业。通过多种模式加强广西的银行金融机构与政府在媒体融合方面的合作,使金融机构加大对广西本土媒体单位的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广西广电事业产业发展。
2.支持打造精品视听内容
财政投入不仅要保障媒体行业基础设施设备的先进完善,更要大力支持创作精品节目、内容。通过直接拨付财政资金或是设立相关财政奖励资金,激发媒体人打造精品节目的积极性。一方面,鼓励引导广播电视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品牌信誉优势,利用其贴近性、权威性,及时发布和深度解读本地新闻信息,抢占舆论宣传的主导权。另一方面,倡导发挥王牌节目、栏目的引领示范作用,支持广播电视媒体深入挖掘广西本土元素,有效利用区位优势,制作出一批引起共鸣的品牌节目、栏目或广播、影视剧作品,打造带有广西IP的精品视听内容。
3.支持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一是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加大县级融媒体基础设施、设备的财政投入。帮助县级融媒体中心尽快建立建成,推动县域内所有报纸、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广播电视台及所办新媒体等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有效整合,组建一个“大机构”。同时,加大人员运转经费的投入。由财政给予当地广播电视台从业人员基本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助力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造一支全媒体队伍,支撑融媒体中心做大做强。二是支持自治区本级媒体融合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广电云”、“广西云”融媒体平台建设统筹建立一个统一规划、统一整合的自治区级媒体融合新型平台,促进其资源有效整合、互融互通。在具备条件后,与县级融媒体平台连通,向县级融媒体中心输出资源,共享内容生产、公共服务等信息,使县级融媒体中心成为自治区融媒体平台的运营端口,从而实现自治区级融媒体平台和县级融媒体平台资源共享,力争成为广西媒体融合的突破口与亮点。
4.加大对广播电视公益部分投入
广播电视作为党和政府重要宣传阵地,担负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具有强烈的公益属性。但是,同时作为重装备、高消耗、高投入的行业,广播电视庞大的事业投入和运行开支,离不开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新媒体和媒体融合发展时代,财政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广播电视具有公益性质的精品栏目建设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并作为扶持的重点内容,包括扶持一批传播重大时政、弘扬主旋律、富有广西文化特色的精品栏目,支持融媒体中心建设等。
(四)强化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1.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
广电项目大都具有社会效益性质,同时又兼有经济效益属性,这类项目的绩效评价往往具有难以量化、专业性强、复杂性高等特点,对评价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要求较高。通过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一方面,可以确保评价结果的专业性和真实性,如实反映被评价项目的实际开展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绩效平均的公正合理,提高被评价单位和社会公众对评价结果的认可度。
2.建立广电财政预算绩效指标库
借鉴广东、吉林、江苏等省份财政做法[7-9],设立广西广电财政预算绩效指标库。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使用财政部通用的指标分类,三级指标为各部门和行业细化的个性化指标。广电行业结合自身特点,完善广电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例如对广电项目的绩效考核,可以从是否遵守行业法规、安全播出质量、新闻宣传质量、舆论导向质量是否达标等基本建设指标进行考核;也可以从是否遵守财经法规、预算执行质量、会计核算质量等运行机制指标考核;还可以从节目是否达到预期收听收视率、市场份额、经营收入、节目获奖数量、综合排名等工作业绩维度指标进行考核。指标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提高指标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3.充分合理地利用绩效评价结果
将绩效评价结果与财政资金拨付相挂钩,建立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在部门预算安排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绩效考核结果可分为优秀、达标、不达标,达标后则在保障当年预算资金的基础上,按照指标完成的优秀情况,适当增加奖励资金,反之,则扣减相关部门预算。通过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并充分利用考核结果在安排后续预算时予以不同的奖惩措施,更能有效激励广播电视行业的自我提升、高效发展。
(五)支持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1.制定全区文化人才培养规划
制定“十百千”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文化人才涵盖文化、旅游、广播电视等领域),旨在培育造就10名文化领军人才、100名青年文化拔尖人才、1000名基层文化骨干。可以根据行业特征、职业种类等将文化人才进行分类选拔、培养,通过5-10年培养造就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文化人才队伍,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设立文化人才专项资金
借鉴外省的做法,设立文化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用于引进有影响力的全国名家、紧缺专业的广电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对于这类人才,在生活补助和住房补贴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补助;设立文化专业人才培养专项资金,用于实施“十百千”文化人才工程,集中培养一批高层次广电专业人才。
3.建立奖励金制度
建立文化人才奖励金制度,对获得国家级奖项和自治区级奖项,如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西新闻奖、广西广播电视奖等的文化人才分别给予一定金额的财政资金奖励,以此激励全区文化人才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六)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政策支持
1.争取广西卫视免费覆盖落地政策
首先,积极向中央争取与西藏卫视、新疆卫视等省级卫视同等享受全国标清高清免费落地覆盖政策,减轻广西卫视投入压力,推动广西卫视在全国区域覆盖落地;其次,积极争取广西卫视与外省卫视进行对等落地政策。
2.争取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一是将文化产业相关项目如文化产业园区、影视基地建设、文化创意内容、影视剧制作等纳入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目录,鼓励扶持文化产业相关产业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建设,推动广西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二是可以参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18〕124号)文件精神,将文化类事业单位下属企业收益免缴国有资本收益列入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推动做大做强广西文化产业。
3.支持外宣和走出去项目
根据中央地方财权事权的划分原则,应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对纳入“一带一路”的重大项目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提高国际传播力建设,把广西的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传播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如重点支持外宣频道、频率的走出去项目,广西卫视的重点东盟国家的落地覆盖等。
参考文献:
〔1〕吴晓丽.融合发展助推广西广电媒体走入新时代[J].当代广西,2018(07):55-56.
〔2〕陈波,李好.新时代下财政支持公共文化建设的思路与路径选择[J].湖北社会科学,2018(10):32-37.
〔3〕刘波,徐洪亮.支撑媒体融合发展的“广西模式”[J].有线电视技术,2018(10):13-16.
〔4〕魏文楷.广播影视产业支柱性转型发展总体规划[J].中国广播影视,2018(23):65-72.
〔5〕贾丽.关于广播电视频道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电视研究,2018(04):58-59.
〔6〕吴仕伟.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文化产业,2018(01):5-6.
〔7〕李铁,马菱.论预算、收入和支出:财政支持与广电产业的发展——基于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的案例分析[J].现代传播,2016(01):164-165.
〔8〕王剑.广播电视事业地方财政投入研究——以青岛市为例[D].中国人民大学,2006.
〔9〕林青青.财政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成效与建议——以江苏为例[J].地方财政研究,2012(01):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