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9544 国内统一刊号:CN21-1520/F 邮发代号:8-166 投稿邮箱:dfczyj@vip.163.com
专题策划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策划>>文章内容
钱莲琳/农村金融改革:适逢“七年之痒”
时间:2010/8/18 9:07:4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2003627,国务院下发了被誉为农信社改革最高“行动指南”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由此引发了中国农村金融的一场巨变。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为标志,农村金融市场稳步开放,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业务快速发展,金融支农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资金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也迅速发展,并较好地满足了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大户等不同农村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金融覆盖面有所扩大,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截至2009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9.14万亿元,比年初增长34.8%2009年全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约2.36万亿元。

为了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全面深化改革、巩固改革成果,国家也“重拳”频击。2010428,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使“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5月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将通过减免营业税、所得税等优惠举措,支持农村金融发展,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随后,财政部宣布从2010年至2012年,将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范围扩大到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加之较前的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对农村信用社给予支农再贷款支持;对于在农村地区新设机构的商业银行在城区机构和业务准入方面给予便利;免征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费等政策措施,国家支持农村金融改革的力度和决心不难窥见一斑。

然而,在农信社改革《试点方案》下发逾7年之后,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困难和挑战也愈加明显。“三农”问题的艰巨性和农村金融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难破解性。供求的失衡、体制的不健全、资金的严重外流、地区间的不均衡,以及服务的滞后等种种问题,注定了农村金融依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阻碍农村经济活力的桎梏。与此同时,农村城镇化的纵深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壮大,县域新型工业化的蓬勃发展等,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产品及服务产生了更为迫切的需求。据测算,仅就新农村建设而言,到2020年全国新农村建设新资金需求总量为l5万亿元左右,其中大部分资金需要由金融机构提供。

因此,继续全面深化和完善农村金融改革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要进一步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有效整合农村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模式的创新;另一方面要加速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村资产资本化。同时,为避免盲目扩张发展,还必须建立统一的农村信用制度和评价体系,并立足改善农村金融的法制环境,从而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普惠式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3号 邮编:110032 电话:024-22706630
辽ICP备06001706
你是本站第5730592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