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9544 国内统一刊号:CN21-1520/F 邮发代号:8-166 投稿邮箱:dfczyj@vip.163.com
专题策划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策划>>文章内容
甘露等/湖北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原因及对策
时间:2009/10/20 17:41:3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甘露、柯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内容提要:近年来,湖北省中小企业对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融资难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尤其在金融海啸袭来的今天显得愈加突出。本文从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分析入手,剖析了其融资困难的原因,最后从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构、政府三个方面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担保  信用

 

    近几年来,湖北省中小企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2007年全省中小企业已达23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户数的99%,实现增加值474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1.3%。2008年前8个月,全省中小型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17亿元,同比增长39.6%[①]。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对湖北省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2008年10月份,全省新登记私营企业数大幅下滑,由9月份的4000家降至2000家。省内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中小企业,面临着停产、歇业等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愈加凸显出来。

    一、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特点

    (一)以传统融资方式为主,其他融资方式发展缓慢

    目前,湖北省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集中在内源融资和银行贷款的传统方式上,对发行股票、债券,民间融资等其他融资方式应用较少。据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的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至2005年6月,湖北省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占企业资金来源比例一直在35%以上,银行贷款比例更是高达50%以上,而债券和股票等其他融资一直未超过企业资金来源的2%。

    随着湖北省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和促进以及融资方式的创新,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所扩宽,但仍以传统融资方式为主。徐晓音等(2008)对湖北省2006年10月至2007年6月期间92家中小企业调研的数据显示(下文简称徐晓音等(2008)调研数据),中小企业内源融资比例仍高达40%以上,只银行贷款的比例下降至25%;其他融资方式中的国家与地方财政支持比例占到17%;民间借贷比例占到11%;股票、债券融资比例仍非常低下,仅为4个百分点。

    (二)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额增长加快,但支持面偏窄

   由于金融危机的加速蔓延和深化,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越来越沉重的打击。自2008年以来,监管机构不断要求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湖北省各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大了其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力度。2008年8、9月份,湖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月均增长84.5亿元,比前7个月多增长44.6亿元。以中国农业银行黄石分行为例,到2008年12月末,该行中小企业客户144户,贷款余额35163万元,占全行贷款总额的14%,累计投放贷款85046万元,占全行累计投放的27%,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然而,银行业的这种支持层面是偏窄的。考虑到对信贷风险和成本的控制,即使在信贷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的情况下,银行业也仅对一些规模相对较大,创新能力较强的优质中小企业比较青睐,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小,尚处于发展期,发展前景并不明朗且又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慎贷、惜贷。据调查,在被银行拒绝贷款的中小企业中,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

    (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作用有限

    截至2008年10月,湖北省已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18家(不包括担保兼营机构),注册资本46.66亿元,累计为1万多家企业提供担保4万多笔,担保总额310多亿元[②],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2006年浙江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达273家,注册资本65.24亿元,累计为5.3万家企业提供担保,担保笔数11.7万笔,担保总额累计超过760亿元,远远超过了湖北省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额度。另外,据徐晓音等(2008)调研数据可知,担保机构倾向于为重点企业提供担保,排除重点企业的影响,只有36.8%的企业获得过政府、民间、商业担保机构等不同形式的担保。中小企业对担保机构的实际作用普遍表示不满,仅有7%的企业认为目前信用担保机构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起到了“较大作用”,41%的样本企业认为作用“一般”,有高达52%的企业认为作用“较小”或“很小”。这些数据说明目前湖北省担保机构对实力不足而真正需要担保的企业比较谨慎,融资支持有限,担保作用发挥不足。

    二、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

    1.信用状况低下。湖北省的中小企业大多数为私营或个体企业,其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信用观念淡薄,再加上中小企业投资少、规模小、转产相对容易,一旦陷入经营困难和债务危机,立即逃避债务,造成较高的贷款违约率。另外,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非常不规范,没有严格、完备的财务制度,故而会计处理的随意性很强,有时为了企业的近期利益或某些特殊目的(如向银行贷款),篡改财务数据,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中小企业不规范的形象,影响到银行以及其他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授信。

    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据徐晓音等(2008)调研结果显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越强,越容易获得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的支持,融资能力也越强。然而,从总体上看,湖北省中小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重不大,大多数企业技术水平落后,产品附加值低。2006年,湖北省的民营科技企业数为2869家,仅为东部典型地区省均水平的36.52%;企业收入2087.6亿元,不到东部典型地区平均水平的40.46%[③],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湖北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

    1.中小企业集群规模效应不明显。中小企业集群是一个有较强生命力和创新力的经济组织形式,在缓解中小企业金融约束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中小企业集群后,由于受政府产业管制、规划和产业区大环境的影响,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该产业的生产协作配套商,区域内的“根植性”强,转产换业的可能性低,相对于单个企业来说,经营状况稳定,风险小,信用度明显提高,从而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另外,中小企业集群还有利于发展集群内赊销和同业拆借,促进民间中小金融机构的形成,促使政府设立产业基金或风险投资基金等,大大扩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然而,湖北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尚处在培育阶段,存在着集群规模小、层次低、关联性不足、产业链短、集群企业间过度竞争等不足,使得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显现不出来,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融资优势并不明显。

    2.资本市场融资障碍大。2004年,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了“中小企业板”,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了新的渠道。然而,湖北省中小企业对这一途径的利用极低。据湖北省发改委统计,2005年以来,全省仅新增3家中小企业上市公司,不仅落后于广东(48家)、浙江(46家),也落后于安徽(9家)、河南(8家)和湖南(5家)。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中小企业的上市条件仍很苛刻,很多中小企业难以达到,有些即使达到上市标准,也可能因为巨大的上市前期成本望而却步,据了解,中小企业上市前期成本费用均为300万-500万元。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够规范,对上市后信息披露心存畏惧,另有一些企业主因害怕失去对企业的控制权而不愿让企业上市。

    3.商业银行制度限制。第一,目前所有国内商业银行都没有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制定差别化的评估评价和审批体系,评估评价指标的要求较高导致许多中小企业连银行贷款的门槛都达不到,审批流程的复杂使银行宁愿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攻关“大项目”,以实现较高的收益,也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第二,作为企业,银行同样要以效益为中心。目前银行越来越重视客户的综合贡献度,即企业可以给银行带来的所有收益,而中小企业往往都是处于发展阶段的企业,没有存款,业务结算量也不大,因此银行很少接受这种“为贷款而贷款”的业务。第三,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只接受不动产作为抵押物,而中小企业通常都是租的厂房和办公场所,资金基本上都投入到机器设备上和作为流动资金使用,几乎没有不动产,而其他担保方式主要包括权利凭证质押、权力质押等,又受到法律的限制,银行可以接受的品种范围很有限。第四,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国有银行和城乡信用社普遍实行了贷款风险责任制,要求信贷人员必须对贷款申请人的法律地位、报告所涉及数据与企业有关报表的一致性负责,新发放的贷款达到无逾期、无呆滞、无呆账,贷款本金、利息百分之百要按期收回,否则,停发工资、下岗清收,同时实行终身责任制,这样就导致一些基层宁可不放贷款也不愿意冒风险。

    三、解决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要解决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必须靠中小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和政府多方努力,多管齐下,方能有所成效。

    (一)中小企业自身方面

    1.建立诚信经营的自律机制。信用不足是目前中小企业融资中最大的顽疾。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不能仅靠政府政策支持、担保体系建设等外部措施来解决,企业自身诚信经营理念的树立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湖北省中小企业必须建立诚信经营的自律机制:首先,中小企业经营者应将诚信放在首位,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榜样,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诚信经营的企业文化。其次,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不愿支付专业财会人员高昂的人力成本,往往难以配备水平较高的财务人员,造成其财务管理混乱,但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来解决,如谋求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借助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一些专业服务,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然后在此框架下运行,从而使中小企业能全面、准确、真实地向相关各方提供会计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再次,及时还本付息,不拖欠贷款,珍视每一次信用记录,树立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形象。

    2.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湖北省不少中小企业存在着不愿搞创新(小富即安的思想)、不敢搞创新(怕担风险)、不能搞创新(实力弱且不具条件)的现象。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得众多低技术、资源消耗型中小企业陷入停产、倒闭的困境。不转变观念,实行技术升级,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中小企业是不会具有长久生命力和持久发展力的。为此,中小企业的经营者首先要冲破小富即安、怕担风险思想的束缚,积极去发现市场机会,树立要将企业做大做强的观念。其次,要善于利用湖北省丰富的科教资源,如与大专院校、科研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来弥补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所必须的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条件的缺陷。再次,要充分利用中小企业接近市场、机制灵活等的优势,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二)金融机构方面

    1.完善商业银行的服务功能,创新信贷品种。首先,各商业银行应加快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部门,主动加强与省、县、市经贸部门的联系,掌握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其他相关信息,及时制定、调整信贷营销计划,不断创新金融服务,竭力为中小企业量身打造信贷产品,如以企业品牌、关键技术、分销渠道、工业产权等无形资产抵押贷款,实现银企双赢的局面。其次,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金额普遍不大,应该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当简化信贷审批流程,将金额较小、风险较低的业务下放审批权限。再次,制定与大企业不一样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业绩考核标准,如从贷款收益率、利息实收率等方面考核,大大提高基层人员办理业务的积极性。

    2.发展区域中小金融机构一方面,区域中小金融机构由于资金规模相对小,其贷款对象不会是资金需求规模大的大企业;另一方面,多数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具有地域性的直接依存关系,对当地的中小企业的经营、企业家的能力和信用等信息的了解具有先天的优势。另外,中小金融机构经营灵活、成本低、效率高、控制风险能力强。这些特点最适合中小企业贷款。因此,应适度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制度,可考虑由政府和民营企业等共同出资,也可引导民营企业联合出资组建股份制中小企业银行,并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以防范可能的风险。

    (三)政府方面

    1.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减少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状况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是没有一个合适途径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外部的投资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无法得到解决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即为这一合适的途径。政府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着力完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以实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透明化:一是由政府牵头整合各方信息资源,如银行、工商管理部门、民政部门等信息数据,将分散的信用信息纳入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中;二是抓紧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权威性的企业信用评估机构,同时在试点中摸索建立一套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三是通过网络、报纸等各大媒体将信用状况良好以及失信的企业予以公示,对中小企业进行监督,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水平的全面回升。

    2.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是要尽快形成政府性机构为主体,商业性担保机构、区域内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为补充的担保体系。二是切实增强信用担保机构能力。以政府出资为主的担保机构,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担保业;以民间出资为主设立的担保机构,应结合自身实际适时补充资本金,扩大担保资金规模。三是积极推进银行与担保机构采取比例分担风险、收益共享的方式加强合作;鼓励中小企业与担保机构间的互信合作。四是鼓励各担保公司不断扩大担保规模和拓展担保业务,不断创新担保理念、功能和产品,在各担保公司积极开展互保、联保等形式的协作。五是进一步加强信用担保行业的监督管理。尽快出台有关担保机构监管的法律法规,建立行业的准入制度、信息统计制度,继续开展对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工作,促进担保机构规范发展。

    3.积极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完善和创新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湖北省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出让、税收减免、构建公共设施、设立公共服务机构等优惠政策来营造环境,引导大批企业进入某一特定地区,形成产业集群。同时,要积极推进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完善和创新。一是通过政府培育,利用区域品牌优势,做大做强集群内龙头企业,鼓励上市,直接从资本市场上融得资金。二是在产业园区内设立贷款银行,不吸收存款,专门办理产业园区内企业的小额贷款业务。因为在产业园区内设立小额贷款银行,可以便于银行及时掌握园区内中小企业的状况,从而可以有效减少贷款审批程序,及时满足中小企业小而急的贷款需求。三是为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后勤服务。政府应培育专门为产业集群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中小企业咨询机构等,不仅有助于集群内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改善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边智群,熊文芳.解决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立足于宏观视角的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2〕孔德兰.基于资本结构视角的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策略.会计之友,2007(10).

3〕徐晓音,王华莹.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统计与决策,2008(4).

4〕徐晓音,王华莹,杜晓虎.湖北、浙江两省中小企业融资比较—以制造业为例.统计研究,2008(4).

5〕许传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成因与对策—湖北省个案分析.财贸经济,2007(2).

6〕喻均林.基于县域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分析与创新.北方经济,2008(10).

 

[]http://www.hbtv.com.cn/web/content/2008-12/14/content_1575259.htm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在鄂专题调研中小企业发展。

[]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44/11802559.html湖北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在武昌召开

[] http://www.hppc.gov.cn/list-rdgb.asp?id=2618,关于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工作情况的报告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3号 邮编:110032 电话:024-22706630
辽ICP备06001706
你是本站第4655156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