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9544 国内统一刊号:CN21-1520/F 邮发代号:8-166 投稿邮箱:dfczyj@vip.163.com
专题策划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策划>>文章内容
产业链治理视域下产业扶贫持续稳定脱贫路径
时间:2020/4/29 16:00:53    来源:地方财政研究2020年03期      作者:朱江瑞

朱江瑞/宁夏大学

 

    内容提要:产业扶贫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是前提、核心,社会属性是保障、目的,对其关系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业扶贫脱贫成效。本研究在对三省19个县近百个产业项目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及追踪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典型产业项目的剖析,提出产业扶贫持续稳定脱贫的路径在于围绕产业链治理思路,从协同治理、网络治理和空间治理着手,推动产业持续发展,保障农户稳定增收。主要的结论有:(1)推动多主体协同治理,组建产业扶贫联合体能有效处理好产业扶贫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关系。(2)推动扶贫产业链网络治理,完善产业链条,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是实现产业扶贫经济属性的可行路径。(3)优化扶贫产业链空间治理,延长价值链条,是实现产业扶贫社会属性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产业扶贫  产业链治理  持续稳定脱贫  案例分析  脱贫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1],中央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通过产业扶贫,实3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占剩余贫困人口总数的近一半。截至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5年末的5575万人减少至1660万人,累计减少391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5.7%下降至1.7%累计下降4.0个百分点[2]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的过程中,产业扶贫作用突出[2]。而与此同时,习近平在打好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现在大部分地区产业扶贫措施比较重视短平快,考虑长期效益、稳定增收不多,很难做到长期有效。[1],具体表现在产业扶贫项目效益不佳、带动贫困户脱贫效果不强[3],产业扶贫项目效益取决于产业发展状况,而要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还取决于产业对农户的增收和发展状况。因此,如何解决好扶贫产业发展和贫困农户增收发展问题是产业扶贫实现持续稳定脱贫的关键所在,也是本文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从现有研究来看,当前产业扶贫已经出现扶贫和产业脱嵌的问题[3-6],且这种脱嵌存在于整个扶贫产业链条中。包括简化取向的扶贫产业链培育,注重短平快项目[7],贫困户参与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缺乏[8],扶贫产业丰产不丰收[9]等问题,最终导致扶贫产业发展关联度低、集聚性弱,存活周期较短,未能发挥对贫困地区和人口持续稳定脱贫的作用[10]。为此,学者们从促进主体融合发展[11]、构建利益联结机制[12]、优化生产要素[13]、重构价值分配[14]等方面,提出了实现产业扶贫持续稳定脱贫的诸多现实路径。现有研究虽已意识到扶贫产业链上存在问题,但其治理策略却多是基于某个地区的个案总结,且仅关注产业链的某一环节,聚焦于如何实现农户增收,却忽视了扶贫产业发展的前提。产业扶贫首先要明确其经济属性[4],产业扶贫脱贫效果不佳的首要问题是扶贫产业发展不良。但如何才能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带动农户增收发展,实现农户持续稳定脱贫?这个现实的科学问题现有文献鲜有论及。

    为此,本研究对罗霄山区、武陵山区、六盘山区、四省藏区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的江西省、重庆市、青海省、W[5]19县,进行了实地观察、深度访谈及后期追踪了解。在梳理分析后,从中选取了江西省兴国县、WQ县、J县、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青海省乌兰县共5个贫困县的典型产业扶贫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详细其产业扶贫现状及实践路径。具体分为以下阶段:第一,20165-7月调查走访江西省遂川县、兴国县、瑞金市、余干县,10-12月对WQ县、J县共7个贫困县;第二,20176-7月调查走访重庆市万州区、武隆县、丰都县、黔江区、秀山土家苗族自治县共5个贫困县;第三,20186-7月调查走访青海省平安区、乌兰县、天峻县、刚察县、格尔木市、德令哈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共7个贫困县;第四,20192月重点追踪调查了2016-2017年走访的12个县的多个产业项目,以了解其产业发展的后续状况。通过以上多年的实地走访调查,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各地产业扶贫案例,从产业链治理视角,总结失败的原因,提炼成功的共性,以期为产业扶贫可持续脱贫路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二、产业扶贫的再认识: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

    要推动产业扶贫发挥持续稳定脱贫作用,首先应正确认识产业扶贫。尽管目前对产业扶贫的定义尚未完全达成一致,但其核心要义都旨在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户脱贫,囊括产业发展和农户脱贫两个问题。产业扶贫,产业为先,其根本属性是经济属性,即获得利润,而利润的获得则必须要靠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以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和盈利水平。如果产业无法持续获得利润,产业扶贫将成为空谈。因此,产业扶贫的经济属性是根本,这就要求产业扶贫要以市场为导向,关注产业发展的自生能力和盈利水平[15],不断提升产业的竞争能力,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产业发展与反贫困在逻辑上并不天然合一[16],只有在政府介入后,参与扶贫的产业才承担起了带动贫困农户脱贫的责任,即社会属性。扶贫产业发展不等于农户增收,更不一定能带动贫困户持续脱贫,新型经营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以及农户自身技能、市场竞争等弱势条件往往使得农户仅能参与利润最低的生产环节,甚至出现农户只分红、不参与,或是产业扶产不扶农、扶富不扶贫的现象。因此产业扶贫的社会属性要求保障农户在产业发展中的受益水平及参与程度,解决的途径在于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既提升农户的能力又保障农户最大化增收。总之,产业扶贫经济属性是前提、是根本,社会属性是保障、是目的,两者缺一不可,各有侧重。因此,在实际的产业扶贫过程中,要将扶贫产业的发展问题当作根本问题,不能脱离产业发展谈利益联结,更不能忽略产业发展谈农户脱贫。

    产业扶贫的核心是要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当前发展扶贫产业的主要策略是通过引进企业、组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依托其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发展产业。新型经营主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以往农户单打独斗、组织化程度低、市场风险大的问题,在短期内能推动产业项目发展,但却难以持续增收。例如,扶贫龙头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往往仅将产业扶贫地区视为原材料提供地,而将加工、销售等增值环节保留在原有地,以尽量减少在当地的资金投入,最终导致产业扶贫链条脱离当地,产业发展始终处于原料生产阶段;合作社则普遍由于规模小、彼此孤立,往往只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沦为初级产品甚至原材料的生产与收购者。如此,新型经营主体在本地既缺乏内部的链接优化,又缺乏外部的延伸发展,致使扶贫产业链和价值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收益低,无法形成集成优势,导致市场竞争能力弱、风险大,长期来看,无法持续推动扶贫产业发展。

    现代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扩展到产业链的竞争,竞争的优势依赖于企业与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系统协调[17]。产业链是产业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但当前产业扶贫始终处于政府行为与市场逻辑的巨大张力之中,存在着资本化运作的短期脱贫行为[12],导致产业扶贫普遍存在分散经营、链接脆弱、甚至链条缺乏等现象,使扶贫产业链失稳、失灵,直接威胁到产业扶贫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进而迫切需要对产业链加以治理。所谓产业链治理,是产业链上各主体基于战略导向,为响应环境不确定性,对产业链上各主体间的关系及其经济活动所嵌入的组织结构,进行持续调适和变迁的一个动态过程,以实现交易费用节约和价值创造[18]。从研究对象上看,产业链治理包括治理主体间的协同治理、企业间的网络治理与产业聚集的空间治理,且传统产业链治理的根本目的是确保企业更加便利地使用产业链上的关键资源,产生和占有经济租金,形成产业链竞争优势[19]。因此,扶贫产业链治理是包含政府、企业、农户在内的多主体为应对产业发展和农户持续脱贫风险而对产业发展和农户利益保障进行综合优化的过程。考虑到产业扶贫的社会属性,扶贫产业链治理虽也要确保扶贫企业产业链竞争优势,但其根本目的在于带动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由此,扶贫产业链的治理必须考虑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而才能使产业扶贫真正带动农户持续稳定脱贫。

    三、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分析

    本研究实地调查走访的县域,涉及罗霄山区、武陵山区、六盘山区、四省藏区共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区。通过对2016-2017年产业项目的追踪调查及2018年的新进调查,发现诸多产业项目已经显现出脱贫效果不佳的状况,而其它一些产业项目扶贫效果却不断提升,为何会出现这种截然相反的状况?又是何原因导致的?为深入探寻这一原因,本文选取了江西省兴国县,WQ县、J县,重庆市秀山县,青海省乌兰县,共五个产业项目进行深入剖析。同时典型案例区的选取不仅涉及了三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且包括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6],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推广性。

    ()产业与扶贫的悖论

    案例1:产业未发展,农户也脱贫

    J(2016脱贫退出县)提供的2016年产业扶贫典型经验材料中提到:该县27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务工带动贫困户500户,户均增收1000元;CP乡专业合作社,吸纳红蓝卡户共106户,利用帮扶资金参与入股分红,每年20%的固定分红,目前红蓝卡户已分得半年分红,红卡户户均分红1000元,蓝卡户户均分红500元;SS村某茶叶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红卡户8户,蓝卡户14)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按照每亩地200元保底分红,社员一次性领取了5年分红;XXHX村某致富能手吸纳周边82户贫困户,承诺对经红卡户每户每年2000(即股本金20%)的收益,对蓝卡户保证每年至少500(即股本金10%)的收益。[7]

    20192月追踪调查的情况为:J县截止到2016年底共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427(大部分为2016年成立[8]),但在追踪调查时,发现真实存在的产业基地寥寥无几,农户对此也是一问三不知(对参与的产业合作社的地点、产业项目种类、运营情况等全然不知),但的确享受了分红。在几次追问下,分管扶贫的领导私下坦言当前实际运营的不足四成,而盈利的估计不到两成[9]

    案例2:产业发展好,农户受益小

    Q(申请2018年脱贫退出)XF村在挂点帮扶省领导的支持下,2016年由省农业厅立项,总投资204万元,建设高标准鸡舍136个,并引进HD公司投入资金680万元,建成年出栏达108.8万羽鸡的养殖基地。该养殖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由公司提供鸡雏、饲料、药物和管理技术,养殖产品由公司回收,项目区成立F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引导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受合作社的统一管理,实行统一防疫、统一消毒、统一饲养标准、统一产品销售,使企业与合作社形成订单的经济联合体,实现了规模化饲养、产品化经营。通过示范引领,选准汪某等10户致富带头人,每户示范带动5-8户贫困户,带动全村58户贫困户发展养殖。每户贫困户养殖2个棚区,年出栏1.6万羽,每户养殖户收入可达4万元左右。[10]

    20192月追踪调查时发现,该养殖项目从现有状况来看,确实能带动农户增收,但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实际参与养殖的农户数减少至48户,年出栏降至80万羽,收入约80万元。计算得知,每户出栏大约1.6万羽,实际收入约1.6万元,养殖每羽鸡的收益仅为1元,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位普通工人在基地的务工收入约为4万元(月工资3000-3500)。同时,由于该县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养殖出栏后,便统一运往邻省(车程4小时)进行宰杀、分拣、销售,批发价为20元每只,扣除成本,每只鸡大约获益5元。[11]

    在上述案例中,产业与扶贫呈现出一种悖论:产业发展与农户增收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具体来看,第一个案例中,产业扶贫的作用仅停留在发钱——产业分红上,多数农户全程隐身,既未自身发展产业,也未参与务工、土地流转等集体产业项目,农户参与的主体性缺失,未能获得任何能力上的提升,脱贫的稳定性存疑;第二个案例中,产业项目确实发挥了一些作用,带动了参与农户增收,但产业收益的大头却被扶贫企业最大化攫取。农户养殖每羽鸡的利润仅为1元,总收入水平尚不足务工收入的一半,且农户参与的产业发展环节十分有限,仅沦为廉价劳动力,扶贫效益严重漏损。

    ()产业扶贫中的产业链治理

    案例3:兴国蔬菜扶贫——本地化的产销对接,多元化的利益联结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地处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为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在蔬菜扶贫方面的主要做法有:1.产业项目布局方面:结合传统产业特色与农户传统种植习惯,统筹规划建设核心区、辐射区、专业区等三个功能互补蔬菜供应基地。其中核心区以高兴、长冈等乡镇为重点,发展包菜、生菜等蔬菜品种。辐射区、专业区以其它乡镇为补充,引导社富乡发展生姜,樟木乡等发展红芽芋;兴江乡等发展脚板薯;城岗乡等边缘山区乡镇发展夏季高山蔬菜。2.产业链建设方面:(1)20158月引进金源鸿公司并在兴国分公司,在县扶贫产业基地,建立了蔬菜水果保鲜库等并分类组建了加工车间,进行清洗、消毒、切割,加工、冷冻、保鲜、包装;成立了配送运输队,每天上午十点前使用专用冷链车配送到各校。(2)加强与省农科院等院校科研教学合作,做好品种选择、培育、改良等。(3)加强农企、农超对接,采取先订单、后生产的方式;加强与城中心菜篮子工程对接,扩大本地销售渠道。3.利益联结方面:围绕着产业生产环节,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通过土地入股、产权入股、返租倒包、订单生产、基地务工等方式带动农户发展。4.多主体联动方面:(1)政府整合涉农资金制定了包括土地租金、基地建设、种植、销售补助的产业奖补体系。(2)发挥银行、信用社、保险等金融主体作用,综合建立了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贷款风险补偿、产业投保贴险的六位一体产业资金扶贫模式。5.技术培训方面: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资金,不定期对全县种植户进行免费室内培训和室外实训。6.扶贫效果:2016年全县有1230户贫困户参与发展蔬菜产业,其中通过土地流转贫困户256户,户平均流转土地1.3亩,户均增收780元;蔬菜基地务工571户,年户均增收9000元,贫困户自种403户,种植面积220亩,户均增收7500元。2018年底,实现新增50亩以上蔬菜基地65个,设施化蔬菜1.8万亩,带动7236户贫困户实现年人均增收3600元并引导16664户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12]

    案例4:秀山电商扶贫——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利益的共建共享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简称秀山县)属于武陵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在产业扶贫方面,1.在产业项目布局方面:结合武陵山区中具备的交通区位优势,重点打造电商扶贫。借助农产品的一体化上行产业链,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发展紫薯、百香果、水果玉米、冬笋、有机大米等订单农业9460亩。2.产业链建设方面:(1)构建了全国直达三级物流网络,并形成城乡双向物流模式,破解了下乡进城的难题。(2)建立电商产业孵化园,引进秀山云智科贸公司,串联整个电商产业链条,完善分拣、加工、包装等环节,实现村头下单后即可发货。在此基础上,引进浙江心怡科技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建立西南地区枢纽云仓,日均处理订单10万单;引进中通等快递企业在秀山分拨中心。(3)共生发展,在农村建成了233家武陵生活馆实体店,集成网络代购、快递收发、特产收购等六大功能并负责追溯体系建设、品质管控、选品组货等关键环节,督促双方履行契约。(4)推行特色农产品认证,形成了“1+N”多平台销售模式,并在2016年举办了农村淘宝“5.30”村红直播首秀活动,拓展销售渠道。创建以农产品为主的武陵遗风、以手工艺品为主的边城故事等公共品牌。3.利益联结机制方面:(1)形成了网络订单+保底分红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的订单农业电商扶贫模式。通过土地、技术等入股与电商企业合伙发展。农民负责种植,年轻人负责网上销售,家庭主妇负责分拣、打包等,实现精准增收。(2)建立贫困户利益共享机制,以土鸡蛋为例,农户卖土鸡蛋每个1.2元,网上销售每个3元,增值1.8元,增值的三成利润分配给农户,即农户每个鸡蛋可得1.8元。同时,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每亩保底分红300元另加30%提成。4.多主体联动方面:秀山县政府围绕电商扶贫,制定了详细政策:(1)政府部门重点保障电商培训、城乡配送、冷链物流和产品开发等资金需求,积极落实企业贷款贴息和小微企业扶持专项资金,同时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和成果评价。(2)金融办、各银行机构立足实际,创新金融产品,发挥资金的杠杆作用。(3)县华渝公司保障及时兑现电商扶持资金。5.技术培训方面:成立了秀山云智电子商务培训学校,建立了普及、技能、技能提升三级培训班,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3万余人次,孵化了农村网店286(其中贫困户网店57)6.扶贫效果:2016年底,实现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分别实现12.4亿元、5.6亿元,电商产业链覆盖全县近70%农户,农产品附加值提升30%-50%,带动成1万余贫困户稳定脱贫。2018年底,电商扶贫覆盖了100%的贫困村、97%的贫困户,全县网络零售额、农特产品电商销售额分别实现21亿元、1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累计带动1.5万余户贫困户稳定脱贫。[13]

    案例5:青海藜麦扶贫——引进新产业,发展新链条,拓宽增收环节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地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属于四省藏区连片特困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多民族农牧业县。该县在产业扶贫方面的做法主要有,1.在产业项目布局方面:利用地区优势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及农户种植习惯,重点在农业镇,柯柯镇新增藜麦种植。2.产业链建设方面:引进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并达成合作协议,(1)在乌兰扶贫产业园建立藜麦育种、种植、回收、加工、销售及物流集散中心。(2)通过深加工生产了藜麦挂面、藜麦饼干、藜麦酒、藜麦营养粥等八种藜麦产品。(3)依托省州产业平台,重点在生物农药、化肥、保鲜、烘干技术等方面为藜麦生产、加工提供技术支撑,利用各种节会,通过县内民宿、景区推动藜麦销售。3.利益联结方面:实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通过群众直接参与、用人用工、订单销售、创业帮扶、折股分红、企业救助等措施带动农户发展。4.多主体联动方面:(1)省州县产业投入资金2468.5万元对藜麦种植进行奖补。(2)银行、保险等金融主体发挥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作用,建立资金扶持和风险分担机制。5.技术培训方面:实施农牧民职业培训工程,累计投资99万元,对全县种植户与技术培训人数达500()6.扶贫效果:2017189户参与藜麦种植,种植面积2635亩,贫困户户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14]

    上述案例中,案例3兴国县通过政府、企业、农户联动参与,在产业上游加强与大专院校的合作,提供技术、质量、产量支撑;中游引进核心企业,组建蔬菜生产、加工、冷藏、运输产业链;下游加强农户与企业、超市、菜篮子工程、学生营养餐的产销对接等路径,共同推动了蔬菜产业的顺利发展;案例4秀山县通过政府、企业、农户形成合力,在产业链上游,利用区位优势,完善物流体系,中游组建核心企业,吸纳供应链、仓储、物流外围企业,推动产品质量认证;下游创新本土公共品牌,并借助电商平台,举办淘宝网络直播节,拓宽销售渠道等路径,推动扶贫产业项目的发展。案例5乌兰县通过政府、企业、农户参与,在产业链上游,新增藜麦高效益经济作物;中游引进核心企业,组建产业链,创新多种高附加值产品;下游借助少数民族节会、旅游等方式拓宽销路等路径,推动藜麦产业项目顺利发展。同时,案例区都在产业发展基础上,注重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具体运作模式见表1

1  产业扶贫典型案例的运作模式

地区

产业

区位条件

参与主体

核心企业

产业链建设

价值链拓展

扶贫效果

江西省兴国县

蔬菜

传统特色产业、种植习惯

政府、高校、银行、保险、企业、农户

金源鸿

蔬菜育种、种植、加工、冷藏、保鲜、销售产业链

本地化加工、销售链条

2018新带动7236户贫困户增收,实现年人均增收3600

重庆市秀山县

电商+农产品

物流体系、地理位置

政府、银行、保险、企业、农户

秀山云智科贸公司

农产品种植、加工、质量认证、包装、物流、品牌创新、销售等电商产业链

本地化的加工、物流、销售链条

2018年电商扶贫覆盖100%的贫困村、97%的贫困户,带动1.5万余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青海省乌兰县

藜麦

气候条件、地理位置

政府、银行、保险、企业、农户

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牧科技公司

藜麦育种、种植、回收、加工、销售及物流集散

本地化的研发、加工、物流、销售链条

2017年参与藜麦种植的189户贫困户户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典型案例的一般总结

    案例1中,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签订合同,以规定最低产业分红比例的形式看似与农户建立了较为紧密的联结关系,使农户能在短期内获得较为稳定的分红收入,但在这种模式下,农户获益不是来源于产业发展,而是政府行为干预下,提高农户收入的硬性要求的结果(同期银行五年以上贷款利率为4.9%10-20%的分红利率远高于此)。这种忽略产业扶贫经济属性谈社会属性,脱离产业发展谈扶贫的典型行为,使农户增收成为无本之源,难以持续稳定脱贫;案例2中,农户通过参与产业虽然能实现增收,但在产业链非本地化的情况下,价值增值的环节全部脱离本地,农户增收机会有限。从价值分配来看,当地农户仅能参与初级养殖环节,获得价值最低的养殖劳动收入,而扶贫效益却被企业等经营主体严重攫取,导致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农户受益少,这是脱离社会属性谈经济属性的典型表现。案例12都是导致农户脱贫效果不佳的典型案例,其根本原因在于对产业扶贫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把握失衡。

    案例345中,尽管扶贫产业项目各异,具体的运作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却呈现了较好的扶贫效果。从共性来看,其主要的做法有:第一,合理规划产业生产空间布局,拓展本地化的价值链。在产业种植方面,案例区都积极利用其资源禀赋选择产业项目,兴国县充分利用其各乡镇的优势,发展不同的蔬菜品种;秀山县利用订单农业,合理布局一村一品产业项目;乌兰县利用独特的气候优势新增藜麦种植。实现了从村到县,都充分利用其比较优势进行产业空间布局。在生产加工方面,案例区政府都推动了扶贫产业的加工、销售链条落地,同时积极引导扶贫企业在扶贫产业园区集中生产。进而,拓展了本地的扶贫产业价值链,也改变了以往只提供初级农产品的生产空间格局。第二,引进核心扶贫企业,构建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案例区扶贫产业项目的发展,无一例外地都引进了一家以上的核心企业。兴国县通过引入餐饮公司,组建了蔬菜加工、冷链运输链条,并重点拓展了学生营养餐等下游的产销对接网络;秀山县通过引进电商公司,组建了分拣、加工、包装、质量认证与追溯链条,同时引进了供应链企业、物流企业,打造了农产品上行的产业链;乌兰县通过引进农业科技公司,组建了从育种到销售的链条并重点优化了深加工、精加工等中间环节链条。由此,核心企业通过与上下游环节其它企业、单位的合作,实现了产业链的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推动形成了以核心扶贫企业为中心,生产、物流、储藏等外围企业为补充的扶贫产业链;第三,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案例区的利益联结机制,从其联结方式来看,与其它产业项目并无明显差别,但其关键是在扶贫产业顺利发展的基础上,在推动扶贫产业链、价值链本地化的基础上,使农户通过产业发展、务工、分红、利润共享等方式,真实获得了稳定的增收,同时通过参与扶贫产业多环节及针对性的技能培训,真正提升了农户发展能力。第四,多元主体参与,形成产业扶贫合力。在案例区的产业扶贫过程中,政府、金融部门、企业、农户等主体都积极参与,其中政府部门主要通过制定产业奖补政策等,提供政策、资金和协调服务;银行提供贷款满足扶贫企业和贫困户资金需求,保险公司提供商业保险以降低扶贫产业发展的市场风险;企业等市场主体则通过组建产业链,积极发展产业项目并带动农户参与市场竞争;农户则在自愿基础上积极选择产业项目参与产业发展。由此,多元主体参与,构成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户伴奏且受益的联合体,共同推动了扶贫产业项目的良性发展。因此,基于以上总结,上述案例成功的原因包括:围绕产业链治理思路,在空间方面,注重合理规划产业生产空间布局,拓展本地化的价值链;在网络方面,引进核心企业,构建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并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在主体方面,多方参与,形成产业扶贫合力——而其核心在于妥善处理了产业扶贫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保障农户利益,为农户增收赋能,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成效。

    四、结论及产业扶贫的可持续脱贫路径构建

    ()结论与讨论

    基于对三省十九县,近百个产业项目的走访调查,本文选取了较为典型的五个产业项目展开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推动多主体协同治理,组建产业扶贫联合体能有效处理好产业扶贫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关系,政府、金融主体、企业、农户等主体的协同参与,发挥各自优势,既有利于推动扶贫产业的有效发展,也有利于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农户利益的保障。

    2.推动扶贫产业链网络治理,完善产业链条,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是实现产业扶贫经济属性的可行路径。扶贫产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通过产业链形成竞争优势,而核心企业是构建扶贫产业链的关键因素,要借助其优势,吸纳外围企业组建完善的扶贫产业链,推动扶贫产业的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农户稳定增收。

    3.优化扶贫产业链空间治理,延长价值链条是实现产业扶贫社会属性的有力保障。贫困农户最大化程度的增收和发展需要在本地化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基础上实现,通过扶贫产业的布局、生产的空间优化,拓展了本地化的价值链条,使农户获得了参与扶贫产业各环节的机会,在实现稳定增收的同时也提升了其发展能力,有助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户增收赋能。

    此外,当前产业扶贫效果评价方面,注重目标完成度[20]、一维视角[21],可能导致产业扶贫重数字、轻实效,脱贫效果不佳。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扶贫的绩效评估,发挥考核评估的指挥棒作用,以评促改,推动产业扶贫实效发挥,也是产业扶贫持续稳定脱贫要考虑的问题。

    ()产业扶贫的可持续脱贫路径构建

    基于对实践中典型产业扶贫项目的分析,本文发现,产业扶贫持续稳定脱贫的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其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因此要明确将产业发展作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户利益。主要路径应围绕产业链治理的思路,从产业链主体治理、网络治理、空间治理着手。

    1.推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组建产业扶贫联合体。产业链的平稳运行,往往需要利益者相关的协同合作[22]。产业扶贫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决定了其顺利运行必须要政府、市场、农户等主体共同参与,形成产业发展为基础,以法律契约为纽带,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涵盖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农户在内的联合体。在此过程中,一是政府要发挥服务和监管职能。积极搭建平台,引进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并加强信息、资金、营销、风险控制等全产业链的服务,为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注重监管,确保产业资金的有效使用,扶贫产业发展的利益分配及扶贫合同的依法履行,保障扶贫功能的有效发挥;二是企业要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主导地位,通过整合生产要素和资源,推动建设完善的扶贫产业链,形成集成优势,以在市场竞争获得有利地位,推动扶贫产业项目持续做大做强;三是银行等金融主体要积极发挥作用,切实了解扶贫企业和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资金困境,制定有效的信贷政策,保障其资金需求。同时保险公司要积极推出种类多样商业保险等,分散化解市场风险;四是贫困户要明确产业发展的主体地位。根据自身发展意愿及实际情况选择产业发展项目,围绕产业项目参与技能培训,针对性的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同时积极发展自主产业,参与产业经营并切实分享产业发展收益。

    2.推动扶贫产业链网络治理,完善扶贫产业链,优化利益联结。产业的持续发展依赖于产业链,而其形成的关键在于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中,核心企业由于其技术,资金、管理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成为产业链组织者与协调者,产业扶贫也是如此,唯有引入核心扶贫企业,发挥其资源整合与协调优势,才能组建较为完善的扶贫产业链并向纵向、横向延伸,形成以其为核心的产业链网络,推动扶贫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积极适应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推动深加工,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区域公共品牌,并积极扩大中高端产品供给,提高农产品转化增值率。另一方面要推动产业的横向延伸,把农业从单一生产性功能向农耕体验、娱乐观光、休闲旅游等多功能扩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提升产业链潜力并通过链条集成形成优势,推动扶贫产业的持续发展。但产业发展并不一定带来反贫效果[16],要使产业扶贫发挥扶贫功能,使扶贫效益真正惠及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是关键。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的核心,在于让农户深度参与扶贫产业,并与扶贫企业构建稳定的利益网络,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要引导农户依据自身素质,采用订单收购、产业务工、产业加盟等形式参与企业生产过程,采用入股、利润分成等形式分享产业的增值过程,使以往简单扶持到户转为效益到户

    3.优化扶贫产业链空间治理,延长本地化的价值链。产业链的理想状态是:产业链的各环节部门聚集于同一区域,以共用基础设施、共同密切协同,形成一个产业链集群[19]。但贫困地区往往只具备扶贫产业的初级环节,关键环节缺失,导致其价值链条窄小,农户受益少,风险大,容易陷入空间性贫困陷阱[23]。因此,推动贫困地区的产业链空间治理十分必要。首先,政府要根据不同区域尺度的资源禀赋,突出比较优势,制定产业规划,以实现产业项目布局上的空间优化;其次,积极推动扶贫产业链条嵌入到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引进核心扶贫企业,将关键环节纳入到区内,推动扶贫产业链生产、加工的区内集中,以实现生产的空间优化;最后,通过整合政策、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建设扶贫产业园区,积极引导扶贫企业集中生产,利用共性或互补性企业的平台支撑,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资源配置、利用在空间上的优化。同时,也只有通过产业项目选择、产业生产、产业资源利用在贫困地区内的空间优化,才能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项目,推动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落地并形成集聚效益,才能有效延伸扶贫产业在本地的价值链条,推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8.

2胡伟斌黄祖辉朋文欢.产业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江淮论坛,2018年第5.

3孙兆霞.脱嵌的产业扶贫——以贵州为案例.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年第3.

4〕邢成举李小云.精英俘获与财政扶贫项目目标偏离的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9.

5〕邢成举.产业扶贫与扶贫“产业化”——基于广西产业扶贫的案例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

6〕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农村经济,2014年第6.

7孙德超,曹志立.产业精准扶贫中的基层实践:策略选择与双重约束——基于A县的考察.社会科学,201812.

8〕莫光辉.精准扶贫视域下的产业扶贫实践与路径优化——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系列研究之三.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

9〕李淑芳.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的经验、困境与绩效提升——以湖北省为例.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72.

10〕朱晓云,饶嘉,万志刚.推进产业造血扶贫拓宽农民致富路——湖南省产业扶贫调研报告.中国财政,2014年第3.

11〕陈莉钟玲.农民合作社参与扶贫的可行路径——以小农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发展为例.农村经济,2017年第5.

12〕蒋永甫,龚丽华,疏春晓.产业扶贫:在政府行为与市场逻辑之间.贵州社会科学,20182.

13郑瑞强.新型城乡关系益贫机理与连片特困区精准扶贫机制优化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186.

14〕易法敏.产业参与、平台协同与精准扶贫.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

15〕张海鹏.制度优势、市场导向与产业扶贫.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6.

16〕王春光.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开发扶贫问题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3.

17MICHAEL·PORTER.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M].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5: 33-61.

18〕陈煜明,杨锐.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内涵与源泉——治理视角.改革与战略,2014年第7.

19〕伍先福,杨永德.产业链治理的核心论题.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18.

20〕张琳童翔宇,杨毅.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效益评价及增进策略——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贵州民族研究,20171.

21〕孙咏梅.基于多维视角的我国农村地区减贫成效评价及减贫路径探索.社会科学辑刊,2018年第4.

22Von Hauff M, Wilderer P A. Industrial ecology: engineered representation of sustainability [J]. Sustainability Science, 2008,3(1):103-115.

23〕丁建军,金宁波,王璋.深度贫困生成逻辑与贫困陷阱跨越路径——习近平关于深度贫困问题重要论述的启示.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3号 邮编:110032 电话:024-22706630
辽ICP备06001706
你是本站第572345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