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9544 国内统一刊号:CN21-1520/F 邮发代号:8-166 投稿邮箱:dfczyj@vip.163.com
专题策划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策划>>文章内容
许玉明/我国农业供给侧矛盾根源与系统性工程试验设计
时间:2017/11/3 13:42:09    来源:地方财政研究2017年7期      作者:佚名

重庆社会科学院

 

内容提要: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运行,严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运营环境。农业生产中的制度性矛盾,导致农产品价格机制中质量竞争机制被毁灭,质量安全受危害;农业供销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业服务成本成倍增加;农业生产性服务难以与农业生产相匹配。要化解农业供给侧存在的矛盾问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方案设计。本文创新性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工程试验设计的思路,用现代产业管理思想和互联网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三品一标”农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良性运行的市场经济生态系统,重构农业的价值和信用,努力构建安全农产品供给侧垂直闭环运行的良性生态系统。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  农业生产  制度性矛盾  系统性改革  工程试验

 

    农业供给侧包括从农资供应到农业生产、到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销售全产业链,以及支持产业链正常运行的结算、金融、保险、担保、仓储物流配送、工商、税务、品牌运营等现代服务,因此农业供给侧是一个巨大且复杂的系统。在我们看来,美国、欧洲、日本乃至中国台湾地区农业现代化历史,就是一个农业供给侧运行优化的历史。包括了现代农业的公共商贸体系、公共物流体系建设史;一键清分下的结算、金融、担保等现代服务大数据管理史;种植、施肥、灭害、收割、浇水、除草协作分工发展史;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史。认识中国农业供给侧矛盾根源,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工程试验设计的依据。

一、中国农业供给侧矛盾的根源

中国实施集体经济体质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分户经营,为解决农村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但随着城市非农业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我国农业市场经济运行缺陷明显表现出来。

(一)农业生产中制度性矛盾

农业集体所有分户经营,与非农产业的市场经济产权制度有着严格区别。与非农产业相比,农村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运行,严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运营环境。

案例:重庆是柑橘主产区,在某村,有一个2000亩的柑橘龙头企业用有机肥培育广柑,土地流转费用700/亩,即140万的流转费用、用工成本70/.天,广柑成本8.6/公斤;又一个柑橘农业合作社也用机肥培育广柑,农户土地作为固定财产入股,参与利润分配,农工市场定价参照社会就业市场价格,60/.天,广柑成本7.6/公斤;又一个柑橘种植农户,用化肥农药培育广柑,没有流转资金支出,市场倒逼农工价格30/天,生产成本1.6/公斤。就是说不同的生产组织形态、不同的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成本显著差异;在质量无法全程追溯环境下,流通环节采购基本按照1.6/公斤计价。

就以上案例,得出农业生产中的如下体制问题:

1.农业分户经营与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需求的矛盾。农业土地集体分户经营,并按照自然属性季节性生产,导致农业生产单位生产规模太小,单位时间生产效率差距大,资金要素投资效应差,劳动力要素报酬低。

2.农业土地集体所有无偿使用制度与小比例土地流转经营制度矛盾。一是当前土地流转制度是将土地收益加入农业经营成本,使流转企业经营成本太高;二是在没有形成大比例的土地流转性经营环境下,农产品市场价格结构中没有土地流转成本;三是土地是固定投入,在会计管理上应该是维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补偿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参与利润分享。土地固定投入收益(财产性收益)因为易主而移植到费用科目进入成本,市场具有否定权。这意味着土地流转制度并不支持农业向组织化、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也意味着农业经济制度现状不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农业。

3.农产品全程追溯管理制度不完整,带来标准产品市场信用缺陷。一方面,生产端实施 “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机制和生鲜农产品抽样检测;另一方面终端市场长期没有全面抽样检测和难以启动全面抽样检测,标准农产品信用丧失,意味着标准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出非标准产品成本部分得不到认可,也意味着用于保证农业土地可持续经营的生态补偿投入得不到市场认可。

4.在农业集体所有、联产承包经营农户大量存在的环境,龙头企业、合作社与个体农户劳动定价主体是不同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劳动定价权主要在就业者,并参照非农行业就业作价;个体经营户劳动定价权在市场,并按照农业劳动技能要求偏低、劳动年龄偏大、知识文化程度偏低、劳动季节性、生产退出能力不足等状况低水平定价。

由此农产品的价格机制中质量竞争机制被毁灭,质量安全受危害;低价竞争成为价格形成唯一动力,导致企业因土地流转费用得不到认可、劳动力成本高而无法生存、社会资本难以进入农业组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个体农户经营因为劳动价格低也大量退出土地。仅剩的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高产量、低成本满足市场低价格、产品好的形态要求。

(二)农业销售环节信息不对称导致服务成本成倍增加

案例:北京四季青的黄瓜,从地头收成0.3/斤,到零售成了2.0/斤。流通环节经历一批、二批、配送、商超零售到消费者,过程中没有暴利环节、风险巨大、工作环境非常辛苦。

解剖合理下的不合理,根本在于生产分散、需求分散、供需规模巨大的环境下,供给侧信息不对称,一方面,不得已增加中间贸易环节,流动资金成本成倍增长;另一方面,瞬间供需不平衡,风险惊人,同时农产品保存难度大、损耗大、环节服务费用高。具体来看:

1.定价机制问题。流通环节的作价机制上部分已经描述,流通环节作价黄瓜0.3/斤,是质量竞争灭失的最终结果。

2.组织化和信用问题。包产到户责任制以来,农业生产逐步分散化,特别在西部地区与此相适应形成以县域为单元农产品批发经营户组织体系,散小经营。这些散小批发经营户信用达不到发达国家农会的信用水平,需要完成现金交易,较发达国家增加一个贸易环节,增加一次流动投入。

3.信息碎片化和不对称问题。随着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在城市端成长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众多的需求主体。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必须再次增加一级批发贸易环节(其中也有少量代发或自发等业务形态)。

4.环节多问题。在批发贸易环节中,因为批发市场的空间不断向城市郊区转移,必须有中间配送商为商超、机构、农贸市场、餐饮、酒店提供农产品配送服务(也有少量机构直接订单农业),再次形成一个贸易环节。通常这个环节因为账期长、结算风险大,而毛利要求高。

(三)农业生产现代服务参与农业的经济性差

在农业资金利润水平低,经营风险大、信用能力低、空间分散、规模化水平低的环境下,农业生产性服务也很难与农业生产相匹配。

1.农村物流成本压力巨大。主要是空间分散、单位体积产品价值低、质量低,自营为主物流量小、进出物流不匹配的运营状态无法及时转换。据统计,西部地区农业物流成本达到增加值18%左右水平,是工业产品物流成本的四倍左右,小件物流首重单价15元左右,是城市3元的5倍。

2.资金周转效率低。结算方式传统,现金交易和线下交易为主,而且多次交易,与发达国家农产品交易一站式服务,最后一键清分结算比较效率和效应低下。

3.信用支持难度大。市场信息不准确和结算信息分散,导致金融服务难以获取信用信息支持,农村金融服务相对困难。

4.农电商扶贫假命题。现代市场中线上与线下,批发与零售大整合过程中,特别是农电商经营中,因为流量成本高,农产品附加价值低,电商价格敏感性强,已经连续三年,农电商出现行业性亏损状态。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工程试验设计: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鉴于农业供给侧矛盾问题的深刻性、分散性和复杂性,我们认为必须构建一个有着通盘考虑的解决方案,系统性地克服上述问题。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我们提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工程试验设计的战略构想。

(一)战略任务

用现代的产业管理思想和互联网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三品一标”农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良性运行的市场经济生态系统,重构农业的价值和信用。验证传统农业创新发展中面临的农业经济制度、农业产业政策、供给侧垂直闭环运行信息化管理技术、安全农产品产业垂直闭环运行的良性生态系统、供给侧改革发展之垄断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商业逻辑(产业运营商)、“三农”参与发展的农产品定价机制与契约化关系建设。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工程试验对象定位

1.从行业上,包括产品农业和体验观光休闲度假农业;

2.从供应链上,包括农业产品生产、农业产品加工、农业产品仓储物流配送、产业流程结算、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担保、农业保险、农产品贸易(批发/零售、线上/线下)、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管理等;

3.从运营思想上,实施产业垂直闭环运行;

4.从组织架构上,用有效的互联网信息化管理手段科学的产业管理思想,建立云、县、村三级互联网运营平台,实现行业运营服务和行业自律管理。

5.从产业融合的手段上:用互联网管理手段支持建立农业产业垂直闭环运行中,构建三次产业融合运行的行为法典和共享互赢的契约关系。

(三)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工程试验设计主要内容

在工程试验设计内容上,我们力图从两个层面推进。一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的整体性试验设计;二是安全农产品供给侧垂直闭环运行的工程试验方案。

1. 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的整体性试验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农村供给侧改革发展的农业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可行性;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面临的农产品定价互害机制的逆转方案;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面临的农村最后一公里仓储物流解决方案;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面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实施路径;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区县农业经济独立性与县域之间聚集共享机制建设路径;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面临分散组织向合作社、公司化组织建设路径与改革内容;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面临分散生产向规模化、集中化转化可行性;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面临创新创业人才和基本劳动力回流动力模拟;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面临以县为基本行政区域、村为基本经济单元的供给侧资源匹配关系建设;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中村经济组织与外部供给侧对接的体制与机制建设;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中面临供给侧融合中的成长机制建设;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中云、县、村三级垄断组织建设运营机制可行性;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中面临云、县、村三级运行产业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可行性;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中面临各个方面的公平、合理、公开透明契约制度建设实现路径;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中制度成本和政府公共财政制度制度改革需求;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中安全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管理的设施投入和服务采购可行性;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中政策性担保和政策性金融服务经济性。

2.安全农产品供给侧垂直闭环运行的系统性工程试验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安全农产品终端市场(商超、配送商)整体性启动的需求试验方案,验证需求导向的订单农业可行性;设计农业供给侧垂直闭环运行的信息技术需求方案,验证农业供给侧管理信息对称的可行性;设计依托互联网、物联网管理工具与农业供给侧四个公共管理职能有机融合运行方案,验证安全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管理的可行性;设计农产品质量和价格信用机制建设方案,验证逆转农业供给侧劣币驱良币恶性生态的可行性;设计订单农业带来的担保、保险与金融服务体系与农业供给侧匹配发展方案,验证大数据下的农业生产与现代服务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四)工程试验组织方案

在“互联网+现代农业”工程试验基础上,对农业供给侧融合创新整体架构进行全面工程试验,检验设计方案的经济性、技术性、政策和制度可行性。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组织和协同。一是建立公共管理部门协同。做到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商务部、质量监督总局对接,保证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中的公共管理数据接口开放和数据统一。二是联合社会公共组织力量。与公共管理部门(扶贫办、民政部门)和相关社会团体(工会组织、慈善机构、妇联、共青团)联合发起特色安全农产品定制,检验所有融合创新发展成果。三是推进行业自律。与农业各个行业协会对接,实施行业自律、政府背书的农产品安全管理,检验农产品安全信用机制重塑可行性。四是联合社会服务力量。在基层试点运行公共物流体系。

三、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工程试验之核心工程

农业供给侧改革发展的核心在于建立“三品一标”农产品公共商贸体系。这个体系涉及生产端——物流——市场渠道——消费端四个板块的架构。因此工程试验核心工程包括:

(一)建立省(市)、县、村三级运营平台,特别创新村平台组织机制

建立以农村集体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行的公司法人组织,一方面,为本村农户开展生产组织服务;实现农业生产和外部市场互联互通;另一方面,代表农业生产组织与农业现代服务环节建立经济合作关系,提供政府推动农村标准化生产服务建设的承接主体;同时,该组织实现的利益将通过股权分配留在当地,实现当地农村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以及推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二)建立以区县为单位的社会公共物流体系

通过互联网物流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县域内工业、农业、商贸、电商等流通业务需求,实现物流需求与物流供给资源的高效对接;通过打造县域内物流节点,实现县、镇乡、村三级物流信息互通,在服务整个标准农产品公共商贸体系中实现传统物流合作-物流商业合作-物流商业联盟-物流公共体系的有效转换。

(三)建立完整的“三品一标”农产品市场渠道

包括在城市批发市场建立“三品一标”农产品线下体验、展示和线上批发为一体的综合市场;在城市网格化布局“三品一标”农产品超市、线下体验展示、线上批发为一体的连锁市场;在现有市场体系中建立“三品一标”独立运行的市场运营体系;推进非标产品市场体系向标准产品市场体系转换融合机制。

(四)建立“三品一标”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管理体系

包括建立标准管理制度;建立检验检测管理制度;建立农业、商贸物流、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四个部门统一质量监管运行机制和数据标准;建立“三品一标”农产品可溯源的(医院、学校等)强制消费制度、(餐饮等)引导消费制度、(商超等)自由选择消费制度体系;“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违约处罚制度。

 

参考文献:

1〕许玉明.城乡统筹评价体系的构建:重庆市九龙坡区实证.重庆社会科学,2008.4.

2〕许玉明,廖玉姣.“三农”问题研究的学术论争及其引申.改革,2012.9.

3〕柯昌波,许玉明.土地制度变革背景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多重维度.改革,2013.10.

4〕许玉明,廖玉姣.城乡分治制度的若干表现及其内核.改革,2011.1.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3号 邮编:110032 电话:024-22706630
辽ICP备06001706
你是本站第5725786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