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同 李秀华/东北财经大学
内容提要:东北振兴的核心是企业振兴,企业发展活力是检验地区营商环境优劣的有力指标。本文基于2012年-2017年全国企业数据,从企业进入退出和企业经营质量两个维度构建了地区企业活力指标体系,其中用地区新增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以及企业注销和吊销情况反映企业的进入退出情况,用地区企业的盈利能力、创新能力、风险失信以及高管素质反映企业的经营质量。通过企业进入退出行为以及企业经营质量两个维度,对东北地区的企业活力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研究结论显示,一是从全国范围看,东北地区新增企业情况仍较为乐观,但企业退出率较高,反映了东北地区企业生存环境相对较差;而且东北地区企业生存经营质量普遍较差,无论是盈利能力、创新能力、风险失信还是高管素质等方面均在全国比较中不具优势;二是从东北三省内部看,辽宁省在吸引企业进入层面表现突出,但是该省企业退出率也相对较高;其次辽宁省企业的盈利能力虽略弱于吉林,但该省企业的创新能力、风险失信以及高管素质等都相对乐观,说明辽宁省有相对更好的企业生存质量。
关键词:东北地区 企业活力 指标评价
一、引言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他在会上强调,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应加快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2014年以来,东北地区陷入经济发展低谷,究其原因在于东北产业存在结构性问题,企业发展面临众多危机,包括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单一以及新兴产业发展偏慢等。因此要想全面实现东北振兴,关键是实现东北地区的企业振兴。具体地,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提出六个方面的要求,其中,将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第一条,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与关心,也充分说明改善营商环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一直以来饱受诟病,不少学者认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和该地区改革不彻底、营商环境差密切相关。尤其是近几年,东北地区经济下滑态势明显,与全国其它省份相比,营商环境欠佳的问题更加凸显。因此,只有改善营商环境,东北地区的企业发展活力才能得以完全释放,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目标才能更快实现。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激活企业创新动力,提高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目前关于营商环境有很多的评价体系。早在2001年,世界银行集团就成立了营商项目小组,引入了营商环境指标体系。该组织基本是从“企业获得感”的角度来测评营商环境。就国内而言,随着近些年营商环境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些相关组织机构也相应发布了中国营商环境报告。比如中国财富网联合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指数,这一评价体系主要从“企业家投资需求”角度,使用软硬环境两个指标维度对营商环境进行综合考量。这些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对我们认识整个地区的营商环境以及指导地方政府优化和完善营商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其中,据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营商环境指数报告》显示:辽宁营商环境指数位列全国第九,软硬营商环境指数双双位列全国第十,在东北三省一枝独秀;但与此同时,近几年“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不绝于耳,东北地区陷入资本困境的泥潭之中,出现了高的营商环境排名和投资较慢之间的矛盾,即营商环境很好,但实际企业活力并不高。鉴于不同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所使用的标准和侧重点不同,所以即使这些指标体系从特定角度而言对营商环境的评价都具有一定解释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因为忽略掉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导致结果存在偏差,这一点可从上述矛盾看出。因此,从更加微观直接的角度去看待东北地区的企业发展活力及营商环境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一判断,实现对上述言论的有效回应和检验,同时对完善现有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提供可借鉴经验;此外从微观企业的视角出发去看待整个东北地区的企业活力,也有助于我们判断东北不同地区及行业的客观现实情况,这对于我们落实总书记的要求,实现东北全面振兴具有一定的基础性意义。
通过企业表现反馈环境问题,将比通过环境看企业更接近真相。基于此,本文主要使用2012年-2017年的微观企业数据,从企业进入退出行为及企业生存质量两个维度,构建了地区企业活力指标体系,并将东北三省与全国其它省份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东北地区的企业活力形成客观认知,这一分析将对之后政策的出台及对东北经济形势的研判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数据来源及企业活力评价指标构成维度分析
在数据层面,本文主要通过元素灵宝2012年-2017年全国地区企业加总数据,从企业进入退出行为及企业生存质量两个维度对东北地区的企业活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元素灵宝数据库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各行业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产品创新以及经营稳定等多方面进行了数据收录,具体的产业数据累计达13亿条,企业数据超4000万条,这为我们从地区及行业层面分析东北地区的企业活力提供了数据支撑。
企业活力是指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在实现自身目标的过程中, 通过内部因素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表现出的一种自我生存与自我发展能力。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对东北地区企业活力的评价分析主要选取以下两个维度:一是从地区企业进入退出行为维度进行分析,以反映企业自我生存能力。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地区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使企业活力充分释放,便更多表现为企业进入,具体体现为企业注册数量迅速增加且增速较快,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较强,且主动注销和被动吊销的比率较低;反之,表现为企业退出。具体地,衡量企业进入的指标主要包括各地区存量企业数量占比及累计增幅,各地区企业注册资本占比及累计增幅,此外还通过对新增注册资本的行业流向分析去评估各地区投资的行业偏好;衡量企业退出的指标主要使用地区企业注销率、吊销率及生存年限。二是从地区企业生存质量维度进行分析,以反映企业自我发展能力。在该部分基于数据的可得性,主要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创新能力、风险失信及高管素质等四个方面,分别对应使用各地区企业的净利润率及净利润累计增幅、专利数、行政处罚企业个数及高管特征等指标进行分析。
本文选取这两个维度去研判东北地区企业活力的优势在于:首先,这两个维度都立足于微观企业的行为基础之上,可以更加真实直接地反映一个地区的企业活力;其次,我们在对各指标进行分析时还涉及到不同地区及行业间的比较,这使我们的评判更加客观;此外,通过使用面板数据掌握各指标的变动趋势,使分析更具有动态性。表1给出了具体的评价东北地区企业活力的指标构成。
表1 东北地区企业活力评价指标
东北地区企业活力评价指标 | ||
地区企业进入退出行为 |
企业进入 |
地区存量企业数量占比及累计增幅 |
地区企业注册资本占比及累计增幅 | ||
地区企业注册资本的行业流向 | ||
企业退出 |
地区企业注销率 | |
地区企业吊销率 | ||
地区企业生存年限 | ||
地区企业生存质量 |
盈利能力 |
地区企业净利润率及净利润增长率 |
创新能力 |
地区企业专利数 | |
风险失信 |
地区行政处罚企业个数及315涉诉企业数 | |
高管素质 |
地区高管的平均年龄、学历及性别比 |
三、地区企业进入退出行为指标分析
本文首先基于企业存量和流量数据,对东北企业的进入退出状况进行刻画,并从横向(地区和行业分布)及纵向(时间维度)两个层面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具体地,衡量企业进入的指标包括:全国各省2017年存量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量的比重及2012年-2017年各省企业数量的累计增幅;各省2017年注册资本占全国总注册资本的比重及2012年-2017年各省注册资本的累计增幅;此外,通过构造一个行业弹性指标对2012年-2017年东北各省注册资本的行业流向进行分析。衡量企业退出的指标包括2017年各省企业注销率、吊销率及企业的生存年限。
表2 地区企业进入指标
地区 |
企业数量(%) |
注册资本(%) | |||
占比 |
累计增幅 |
占比 |
累计增幅 |
新增企业注册资本占比 | |
北京 |
4.03 |
78.97 |
5.61 |
59.57 |
0.41 |
天津 |
1.79 |
71.60 |
2.11 |
200.93 |
1.12 |
河北 |
3.64 |
125.33 |
1.94 |
81.57 |
0.31 |
山西 |
1.83 |
81.09 |
0.88 |
0.37 |
0.13 |
内蒙古 |
1.36 |
100.58 |
0.91 |
303.65 |
16.65 |
辽宁 |
3.65 |
45.63 |
1.68 |
88.60 |
0.46 |
吉林 |
1.67 |
70.43 |
1.07 |
196.83 |
0.17 |
黑龙江 |
1.57 |
86.61 |
0.99 |
92.04 |
0.3 |
上海 |
6.3 |
59.76 |
3.68 |
118.58 |
0.34 |
江苏 |
10.14 |
67.80 |
6.14 |
56.30 |
0.94 |
浙江 |
6.81 |
62.98 |
7.83 |
190.88 |
4.72 |
安徽 |
3.17 |
103.03 |
1.52 |
168.99 |
0.37 |
福建 |
3.11 |
93.32 |
2.36 |
232.03 |
0.46 |
江西 |
1.97 |
115.11 |
0.92 |
158.26 |
0.25 |
山东 |
7.68 |
97.20 |
4.02 |
88.05 |
0.62 |
河南 |
4.17 |
107.72 |
3.14 |
60.94 |
0.47 |
湖北 |
3.59 |
94.13 |
2.01 |
5.24 |
0.52 |
湖南 |
2.62 |
90.27 |
1.10 |
129.35 |
0.22 |
广东 |
12.07 |
103.68 |
32.01 |
1339.84 |
32.75 |
广西 |
2.15 |
86.60 |
0.78 |
138.00 |
0.14 |
海南 |
0.82 |
56.86 |
1.81 |
18.04 |
0.07 |
重庆 |
2.29 |
89.92 |
7.27 |
169.38 |
5.38 |
四川 |
4.29 |
77.66 |
2.18 |
87.08 |
0.39 |
贵州 |
1.59 |
161.43 |
2.64 |
872.89 |
31.59 |
云南 |
1.97 |
101.91 |
1.39 |
53.89 |
0.12 |
西藏 |
0.14 |
257.90 |
0.17 |
368.18 |
0.04 |
陕西 |
2.25 |
84.81 |
1.56 |
158.27 |
0.67 |
甘肃 |
1.26 |
100.12 |
0.91 |
61.70 |
0.11 |
青海 |
0.3 |
109.94 |
0.19 |
107.14 |
0.03 |
宁夏 |
0.48 |
107.67 |
0.27 |
137.14 |
0.05 |
新疆 |
1.29 |
62.47 |
0.91 |
85.00 |
0.19 |
全国 |
100 |
84.62 |
100 |
181.02 |
100 |
数据来源:根据2012年-2017年的灵宝数据整理得出。
表2描述了各省企业的进入状况。首先就各省企业数量占比指标,从东北三省内部看,辽宁省企业数量最多,而吉林、黑龙江的占比分别只有辽宁的一半;从全国范围看,辽宁省排全国第11位,仍有相对较多的企业存量,而吉林、黑龙江排名靠后。此外需指出,排在前五位的几个发达省份,像广东、江苏等地,它们的企业数量占比累计达43%,接近全国企业总量的一半,说明企业更多的向发达省份聚集,东北各省份与这些地区相比都存在一定差距。在静态分析基础之上,我们通过2012年-2017年企业存量的累计增幅去分析各地区企业数量的动态变化。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就东北地区内部,辽宁省增长最慢,只有45.63%,而吉林、黑龙江分别为70.43%和86.61%,相比辽宁增长的更快;从全国范围看,东北三省整体增速缓慢,全国平均水平为84.62%,其中只有黑龙江的增速高于这一水平。以上分析表明,对整个东北地区而言,如何留住企业并且快速吸引企业进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为了更好反映企业的进入状况,我们还分析了各地区2017年的注册资本占全国总注册资本的比重及2012年-2017年各地区注册资本的累计增幅。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发现:首先,就东北地区而言,辽宁省占比最高;从全国范围看,辽宁省处于中间位置,和陕西、安徽水平相当,而吉林和黑龙江的占比相对落后。其次,从动态的视角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就东北地区而言,吉林省企业注册资本增速最快,而黑龙江和辽宁省增速偏缓,各自增速都不到吉林的一半;从全国范围看,全国的平均水平为181.02 %,吉林省的增幅在这一水平之上,全国排名第7,表现较好,而其它两省远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分析说明虽然辽宁省2017年注册资本存量在东北三省最突出,但就近几年的增幅来看,吉林省发展势头强劲,有超越辽宁的态势。
在对注册资本存量进行分析之外,我们又用2017年各省新增企业注册资本占全国新增企业注册资本的比重来反映其增量变化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就东北地区内部而言,辽宁省在吸引新增资本投资方面表现最好,其次是黑龙江,而吉林占比只有0.17%,远低于辽宁和黑龙江,表现不佳;从全国范围看,辽宁和黑龙江表现较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吉林相对落后。但总体而言,东北地区在2016年-2017年在吸引新增注册资本进入方面表现较好,是企业活力增强的信号。
在对各地区企业层面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之上,表3中我们又进一步对2012年-2017年东北地区企业注册资本的行业去向进行分析。我们通过将各行业注册资本增幅和总注册资本增幅进行对比,构建出行业弹性指标,进而得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注册资本弹性。当行业弹性大于1时,行业增幅超过总资本增幅,表明该行业更受投资者偏好。下面是通过比较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第一,就全国平均水平而言,弹性大于1的行业主要是一些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当然还有传统的农林牧渔业;第二,就东北三省内部而言,对于辽宁,弹性最大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达17.21,位居第二的是文娱业,行业弹性为2.82,与位居第一的高技术行业相差甚远,之后就是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业、传统的农林牧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对于吉林,新增注册资本主要流向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该行业弹性高达28.45,遥遥领先于位居第二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而对于黑龙江而言,弹性大于1的行业相对较多,新增注册资本的行业流向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一些服务业行业。综上所述,辽宁和吉林一样,在2012年-2017年期间新增企业注册资本主要流向了信息技术这样的高科技行业,而黑龙江省相对保守,注册资本流向分散,虽然高技术行业的弹性也大于1,但从数值大小来看,远低于其它两个省份,说明黑龙江省要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以追赶辽宁与吉林。
表3 新增企业注册资本的行业偏向分析
行业 |
全国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农、林、牧、渔业 |
2.29 |
1.98 |
1.02 |
2.79 |
采矿业 |
0.06 |
0.14 |
0.10 |
0.09 |
制造业 |
0.16 |
0.23 |
0.15 |
0.51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0.41 |
0.38 |
0.19 |
0.81 |
建筑业 |
0.91 |
1.32 |
0.88 |
0.17 |
批发和零售业 |
0.28 |
0.98 |
0.27 |
1.2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0.41 |
0.26 |
0.44 |
0.36 |
住宿和餐饮业 |
0.55 |
0.38 |
1.02 |
1.09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27 |
17.21 |
0.37 |
1.09 |
金融业 |
0.19 |
0.72 |
0.90 |
0.65 |
房地产业 |
0.04 |
0.36 |
0.35 |
0.70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5.15 |
1.41 |
1.55 |
3.39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2.01 |
2.26 |
28.45 |
2.29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36 |
0.56 |
1.02 |
0.54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0.32 |
0.75 |
0.51 |
1.09 |
教育 |
0.64 |
0 |
0.25 |
0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3.57 |
0 |
0 |
0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76 |
2.82 |
1.02 |
1.09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0.12 |
0 |
0 |
0 |
国际组织 |
0 |
0 |
0 |
0 |
数据来源:根据2012年-2017年的灵宝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接下来对衡量企业退出行为的指标进行分析,表4给出了全国各省2017年企业注销率、吊销率情况。企业注销标志着企业完结债权、债务清理,或民事诉讼已进行明确的了断,代表的是一种企业的主动撤离行为。而企业吊销表示该企业由于违法使其经营资格被强制剥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是一种被动行为。本文通过使用这两个指标,将东北地区与全国其他省份进行对比分析,以客观真实的反映东北三省企业的退出状况。此外,我们在表5部分还对东北各省企业的生存年限进行比较分析,以更好的反映企业退出时的所处阶段。
表4 地区企业退出指标
地区 |
企业注销率(%) |
企业吊销率(%) |
地区 |
企业注销率(%) |
企业吊销率(%) |
北京 |
9.52 |
15.41 |
湖北 |
22.61 |
16.42 |
天津 |
23.65 |
19.54 |
湖南 |
22.87 |
18.5 |
河北 |
12.87 |
14.97 |
广东 |
15.96 |
14.46 |
山西 |
15.08 |
18.4 |
广西 |
21.65 |
12.61 |
内蒙古 |
15.26 |
18.5 |
海南 |
7.22 |
41.11 |
辽宁 |
20.23 |
32.44 |
重庆 |
18.76 |
15.98 |
吉林 |
18.69 |
26.16 |
四川 |
16.63 |
24.4 |
黑龙江 |
17.6 |
20.07 |
贵州 |
10.89 |
8.24 |
上海 |
20.02 |
21.1 |
云南 |
23.11 |
11.05 |
江苏 |
25.95 |
16.4 |
西藏 |
8.16 |
6.79 |
浙江 |
25.58 |
17.22 |
陕西 |
11.75 |
25.37 |
安徽 |
14.55 |
18.75 |
甘肃 |
16.91 |
18.1 |
福建 |
13.34 |
18.3 |
青海 |
15.2 |
16.68 |
江西 |
14.36 |
17.55 |
宁夏 |
14.33 |
19.79 |
山东 |
22.57 |
15.16 |
新疆 |
26.6 |
20.69 |
河南 |
15.6 |
17.49 |
全国 |
18.86 |
18.02 |
数据来源:根据2017年的灵宝数据整理得出。
首先看2017年各地区企业注销率:就东北三省内部比较发现,辽宁省最高,而吉林和黑龙江省的企业注销率相差不大,都略低于辽宁;从全国层面看,东北三省整体企业注销率较高,其中辽宁在全国排名第10,和上海水平相当,而吉林和黑龙江在全国排名分别第14、15,也高于全国一半省份。但就企业注销率这一指标,包括江苏、浙江、天津在内的一些发达省份,注销率也很高,所以东北地区企业注销率高一方面可能反映该地区营商环境欠佳,导致更多的企业退出,另一方面可能也和东北地区企业体量庞大密切相关。其次看一下2017年各地区企业吊销率:辽宁、吉林、黑龙江的企业吊销率分别分别处于全国第2、3、8的位置,均高于全国大部分省份,尤其是辽宁和吉林,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分析表明,无论是企业注销率还是吊销率,东北三省都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说明东北地区应加快改善营商环境等留住企业,通过激发企业活力来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
此外,考虑到地区企业的生存年限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这个地区的企业活力,所以表5使用2017年各地区各生存年限阶段的企业数量占本地区企业总量的比重这一指标,将东北各省与全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第一,无论是全国水平还是东北各省,生存年限在0-5年的企业数量占比都是最高的,说明各地区近几年企业数量增长迅速。第二,辽宁25.88%的企业经营年限在20年以上,而吉林该比例不足20%,黑龙江更不足10%。可知辽宁省长期存活的企业比重远高于其他两个省份,说明辽宁省相对于其他两省有更加完善的企业发展环境,利于企业生存。
表5 地区企业生存年限指标
指标 |
全国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企业数量占比(0-5年) |
45.83 |
31.32 |
41.32 |
46.40 |
企业数量占比(6-10年) |
18.28 |
17.90 |
19.04 |
21.31 |
企业数量占比(11-15年) |
13.16 |
13.16 |
12.48 |
14.46 |
企业数量占比(16-20年) |
8.92 |
11.75 |
9.22 |
8.39 |
企业数量占比(21-25年) |
7.69 |
14.21 |
9.37 |
4.64 |
企业数量占比(26-30年) |
4.39 |
7.68 |
5.78 |
3.46 |
企业数量占比(30以上年) |
1.73 |
3.98 |
2.78 |
1.34 |
数据来源:根据2017年的灵宝数据整理得出。
四、企业生存质量指标分析
在对企业进入退出状况进行指标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又进一步探讨东北地区企业的生存质量。本部分主要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创新能力、风险失信以及高管素质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具体地,对地区企业盈利能力的衡量,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我们使用各地区2017年企业净利润率及2012年-2017年净利润的累计增幅来反映。净利润率又称销售净利率,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扣除所有成本、费用和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率。这一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对地区企业创新能力的衡量,本文使用一个结果指标即2017年的各地区企业专利数来反映;就各地区企业的风险失信情况,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主要使用2016年各地区行政处罚企业个数占企业总量的比重、315涉诉企业个数占企业总量的比重进行分析;而就企业高管素质这一层面,本文主要通过各地区2017年企业高管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及性别比来分析刻画。
表6 地区企业盈利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风险失信指标
地区 |
盈利能力(%) |
创新能力 |
风险失信(%) | |||
净利润率 |
净利润 累计增幅 |
专利数(个) |
专利数占比(%) |
行政处罚企业个数占比 |
315投诉企业个数占比 | |
北京 |
12.2 |
239.89 |
15599 |
7.24 |
0.90 |
1.25 |
天津 |
2.4 |
-8.15 |
3762 |
1.75 |
0.04 |
0.11 |
河北 |
8.65 |
524.39 |
3342 |
1.55 |
0.00 |
0.01 |
山西 |
2.3 |
-10.65 |
882 |
0.41 |
0.08 |
0.01 |
内蒙古 |
5.49 |
42.15 |
485 |
0.23 |
0.07 |
0.04 |
辽宁 |
3.86 |
80.33 |
2247 |
1.04 |
0.99 |
0.01 |
吉林 |
7.11 |
233.75 |
779 |
0.36 |
0.15 |
0.12 |
黑龙江 |
3.87 |
-12.61 |
929 |
0.43 |
0.28 |
0.00 |
上海 |
5.06 |
138.81 |
10957 |
5.08 |
0.23 |
0.06 |
江苏 |
4.15 |
109.85 |
32826 |
15.23 |
0.07 |
0.65 |
浙江 |
5.34 |
162.79 |
18632 |
8.64 |
0.36 |
1.68 |
安徽 |
6.8 |
396.90 |
19461 |
9.03 |
0.09 |
0.25 |
福建 |
6.71 |
165.05 |
6357 |
2.95 |
0.26 |
0.43 |
江西 |
4.33 |
330.88 |
2212 |
1.03 |
0.01 |
0.15 |
山东 |
2.18 |
46.84 |
10899 |
5.06 |
0.00 |
0.11 |
河南 |
5.49 |
270.84 |
5309 |
2.46 |
0.35 |
0.55 |
湖北 |
8.44 |
364.92 |
6049 |
2.81 |
1.06 |
0.03 |
湖南 |
3.82 |
91.14 |
4929 |
2.29 |
2.87 |
0.02 |
广东 |
6.44 |
200.52 |
44303 |
20.56 |
0.08 |
0.04 |
广西 |
6.24 |
216.66 |
3793 |
1.76 |
0.64 |
0.33 |
海南 |
7.52 |
99199.45 |
150 |
0.07 |
0.02 |
0.25 |
重庆 |
3.7 |
91.47 |
3256 |
1.51 |
0.03 |
0.29 |
四川 |
5.35 |
86.34 |
9606 |
4.46 |
0.43 |
0.02 |
贵州 |
10.39 |
88.02 |
2321 |
1.08 |
0.05 |
0.03 |
云南 |
8.04 |
248.56 |
1766 |
0.82 |
0.35 |
0.30 |
西藏 |
26.57 |
1109.02 |
49 |
0.02 |
0.03 |
0.66 |
陕西 |
3.85 |
90.36 |
2565 |
1.19 |
0.45 |
0.19 |
甘肃 |
5.06 |
197.17 |
617 |
0.29 |
0.85 |
0.02 |
青海 |
0.17 |
-94.91 |
213 |
0.10 |
0.79 |
0.01 |
宁夏 |
2.54 |
2.56 |
533 |
0.25 |
0.00 |
1.17 |
新疆 |
6.74 |
234.94 |
657 |
0.30 |
0.16 |
0.36 |
全国 |
6.05 |
114.90 |
215533 |
100.00 |
0.54 |
0.51 |
数据来源:根据2012年-2017年的灵宝数据整理得出。
表6前两列描述了各地区企业的盈利能力。首先从各地区2017年企业净利润率看,吉林省的企业净利润率远高于其它两省,并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现突出,而辽宁和黑龙江相差不大,仅为吉林省的一半左右,且低于全国大部分省份。其次从各省企业净利润的累计增幅看,东北三省各省份之间都相差甚远。其中,吉林省的累计增幅最高,为233.7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辽宁和黑龙江的累计增幅都远低于吉林,尤其是黑龙江,增幅为负数。综上所述,就东北三省的企业盈利能力而言,吉林省的表现最好,无论是企业净利润率还是净利润的累计增幅,都要高于一些发达省份,说明该省近几年的企业盈利能力较强,企业活力得到释放。就辽宁和黑龙江而言,企业盈利能力欠佳,尤其是黑龙江,该省的累计增幅为负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企业经营状况在变差,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接下来分析东北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表6的中间两列给出了2017年各地企业专利数及其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从表中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就东北地区的比较来看,辽宁省的占比最高,并且该省企业专利数要远高于其它两省之和,说明该省有更强的企业创新能力;其次,从全国范围看,这三个省份创新能力都偏低,尤其是吉林和黑龙江,只略高于部分西部省份。而全国排名最高的两个省份:广东和江苏,分别占比20.56%,15.23%,对比发现东北三省的企业创新能力与发达省份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更好评价一个地区的企业活力,我们对各地区企业的风险失信情况也进行了分析(见表6后两列)。通过比较我们发现:第一,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受到行政处罚的企业个数占比分别为0.99%,0.15%及0.28%,其中,辽宁省占比最高,黑龙江次之,吉林表现最佳;而就东北各省受到315投诉的企业个数占比看,吉林最高,为0.12%,而辽宁和黑龙江表现较好,受到投诉的企业占比接近于0。第二,从全国范围看,辽宁省受到行政处罚的企业个数仍较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和吉林则相对好一些;而就315投诉企业数量占比看,占比最高的吉林也要远低于全国水平,辽宁、黑龙江加上青海,是占比最低的三个省份。综上所述,东北地区虽然受到行政处罚的企业数量占比相对较高,但是受到315投诉的企业占比同全国其它省份相比,表现较好,说明东北地区企业的风险失信情况整体良好,企业活力没有受到很大限制。
考虑到地区企业高管的行为可能会对企业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发展及活力,所以接下来本文对全国及东北三省企业高管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性别比进行分析刻画(见表7)。
表7 地区企业高管素质指标
指标 |
全国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
高管的年龄结构 |
平均年龄(岁) |
45.99 |
46.19 |
47.25 |
48.7 |
人数(20-30岁) |
4905548 |
82168 |
54222 |
56863 | |
人数(30-40岁) |
11340922 |
277660 |
157769 |
189586 | |
人数(40-50岁) |
12246752 |
364715 |
215396 |
297494 | |
人数(50-60岁) |
7997582 |
308556 |
164801 |
218443 | |
人数(60岁以上) |
5128447 |
235416 |
109080 |
123648 | |
高管的学历结构 |
人数(本科以下) |
3760074 |
292694 |
64247 |
2950 |
人数(本科) |
998445 |
3086 |
2801 |
256 | |
人数(本科以上) |
49331 |
499 |
354 |
126 | |
高管的性别结构 |
男女性别比 |
2.82 |
2.12 |
2.55 |
3.32 |
数据来源:根据2017年的元素灵宝数据整理得出。
从表7中可以得出,第一,从高管的平均年龄看,东北三省中,辽宁最低,黑龙江最高。全国的平均年龄不到46岁,而东北各省份的平均年龄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东北三省企业高管年龄整体偏大;从年龄结构看,无论是东北各省还是全国水平,高管年龄都基本分布在40-60岁之间。第二,从高管的学历结构看,全国及东北各省的企业高管学历大部分在本科以下,说明企业高管的学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三,从高管的男女性别比看,全国的平均水平为2.82,辽宁和吉林都在全国水平之下,其中辽宁省最低,而黑龙江的这一指标在全国水平之上,说明该省性别比失衡的问题相对严重。综上分析可知,无论是全国还是东北各省,首先高管群体可以适当注入年轻血液,降低管理层的平均年龄,以期为企业带来新想法等;其次,高管的学历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升,以通过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知识带动企业活力释放;此外,各省应适当降低高管性别比,以防止由于男女高管领导风格等方面的差异对企业决策及发展活力产生影响。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元素灵宝平台2012年-2017年的企业数据,通过企业进入退出行为及企业生存质量两个维度,对东北地区的企业活力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其中用地区企业存量和注册资本以及企业注销和吊销情况反映企业的进入退出状况,用地区企业的盈利能力、创新能力、风险失信及高管素质反映企业的生存质量。研究结论显示:(1)从全国范围看,首先东北地区企业进入状况相对乐观,但企业退出率较高,说明东北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其次东北地区企业生存发展质量有待提高,无论是盈利能力、创新能力、风险失信还是企业高管素质等方面均在全国比较中不具优势。(2)从东北三省内部看,首先就企业进入退出行为,辽宁省在吸引企业进入层面表现突出,同时,吉林和黑龙江省也表现出异军突起的态势。但是从企业退出行为看,东北各省都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尤其是辽宁。与此同时,在对新增注册资本的行业流向进行分析时发现,东北地区新增注册资本主要流向了一些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特别是辽宁和吉林,说明东北地区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次,就地区企业生存质量这一指标,辽宁省企业的盈利能力虽略弱于吉林,但是该省企业的创新能力、风险失信、高管素质都表现较好,说明辽宁省有相对更高的企业生存质量。
通过上述结论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政策含义:一是东北地区要留住企业并吸引更多的企业及资本进入。对此,东北各省可通过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流程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准入环节的便利化;同时,各省可通过因地制宜的制定政策以吸引更多外部资本及企业的进入,这就要求突出东北特色,巩固各省优势。比如辽宁大型钢铁、石油等重工业集中,所以其应优化投资结构,削减过剩产能和低效投资,成功实现产业转型;吉林应在维持其较高投资增速的同时,壮大发展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而对于黑龙江则可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吸引投资等。二是改善东北地区企业的生存质量。由上文分析可知,东北地区在盈利能力、创新能力、风险失信及高管素质等方面都不占优势,企业的经营发展质量有待优化。首先东北地区企业盈利能力不足的根源在于东北地区产业经济和国有企业等结构性问题突出,所以针对这一问题东北各省应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升产业效率,同时要将传统产业推向市场,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其次是落实创新政策,投资向科技和创新倾斜,把创新作为培育东北三省未来内生发展动力的主要生成点,培育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此外政府应当加强企业监管,降低企业失信风险;最后,东北各地区企业可通过向高管群体适当注入年轻血液、提升高管的学历水平及适当降低高管性别比等方式,提高地区企业高管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立军,王瑛.企业活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1):49-51.
〔2〕吴诣民,张焕民,李雄.我国企业综合实力评价方法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3(1):11-14.
〔3〕楼海淼,孙秋碧.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省经济活力评价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32-35.
〔4〕金延杰.中国城市经济活力评价[J].地理科学,2007(2):9-16.
〔5〕曹萌瑶.经济活力源于自主创新[J].中国投资,2013(10):114-115.
〔6〕武靖州.振兴东北应从优化营商环境做起[J].经济纵横,2017(1):31-35.
〔7〕樊轶侠.降低东北实体经济企业融资成本难点及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17(2):4-10.
〔8〕程园园,田发.地方政府债务预算透明度评估——基于广东、江苏、河南三省比较[J].地方财政研究,2018(2):43-49.
〔9〕刘雅君.新一轮东北振兴视角下东北经济转型与效率提升[J].浙江学刊,2018(1):126-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