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9544 国内统一刊号:CN21-1520/F 邮发代号:8-166 投稿邮箱:dfczyj@vip.163.com
专题策划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策划>>文章内容
王淑荣/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路径分析及财政政策研究
时间:2016/7/1 12:43:34    来源:地方财政研究2016年6期      作者:佚名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内容提要:辽宁是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已形成门类齐全、重大技术装备成套综合能力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但是,近年来辽宁装备制造业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乏力、产业优势削弱等现象。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辽宁装备制造业面临重新选择战略方向和领域的决策。一方面,海洋制造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在辽宁拥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基础,在国内外市场拥有良好的前景;另一方面,装备制造业具有建设周期长、投入、风险高等特点,政府的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扶持有助于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地完善、战略联盟建立、核心技术研发及人才培养,有助于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装备制造业  财政支持  产业基地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行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准。辽宁是我国的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已形成门类齐全、重大技术装备成套综合能力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但是,近年来辽宁装备制造业出现了明显的增长乏力、产业优势削弱等现象。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辽宁装备制造业面临重新选择战略方向和领域的决策。

    一、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装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装备制造业八个大类别。辽宁是传统的装备制造业中心,产业体系完整,门类齐全,在数控机床、电气机械制造、仪表制造方面拥有较雄厚的基础。但是,近年来由于创新力度不足、产品转型不及时等因素,辽宁装备制造业出现了增长速度减缓、产业集聚度下降和利润率下降等现象。

    ()装备制造业增长状况

    1.装备制造业总体增长状况

    本文选取了2005-2013年辽宁装备制造业增长比率与GDP增长比率的相关数据,如图1所示。辽宁装备制造业增长情况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5-2011年,为高速增长阶段,装备制造业平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增长;第二阶段:2012-2013年,装备制造业增长率明显放缓,增长速度维持在9%左右;第三个阶段:2014年至今,装备制造业增长率低于5%,增速放缓速度明显。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表现为从2005明显高于GDP增长到2013年与GDP增长速度趋于一致。

    2.分行业装备制造业增长状况

    分行业的装备制造业增长状况显示,辽宁传统优势的通用装备制造业和专业用设备制造业增速明显放缓(如表1所示)装备制造业处于消化几年前高速增长时期积累的矛盾的阶段,分行业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显示,2010年以前分行业除个别年份的个别行业外,基本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1年各分行业增长出现较明显的放缓趋势,专用设备、交通运输、电气机械制造、通信和计算机增速回落至20%以下;2012年装备制造业分行业增速加速不滑,基本维持在10%左右,2013年延续了增速下滑的态势,其中通信和计算机增长率只有2.7%。数据显示,2015年辽宁GDP增长仅为3%,位列全国31个省区市最后一位,这与传统作为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增长乏力有着明显的关系。

1  辽宁20052013装备制造业分行业增长率

 

金属制品业

通用装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

2005

24.0%

30.1%

29.4%

28.4%

10.5%

0.2%

26.7%

2006

32.1%

25.6%

29.3%

30.0%

9.6%

11.0%

10.9%

2007

31.5%

32.3%

35.3%

30.1%

24.2%

31.5%

42.2%

2008

27.7%

31.7%

27.8%

9.1%

19.7%

18.6%

5.5%

2009

23.8%

22.0%

23.8%

13.5%

26.3%

19.6%

13.2%

2010

24.0%

25.6%

24.4%

29.4%

22.4%

30.6%

23.9%

2011

23.4%

21.6%

18.0%

13.3%

13.3%

15.7%

20.9%

2012

10.6%

10.1%

8.3%

13.9%

11.3%

7.7%

12.0%

2013

10.1%

8.5%

12.0%

13.8%

10.3%

2.7%

9.9%

资料来源:辽宁统计年鉴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

    产业集聚程度反映了某一产业部门在特定区域的专业化程度、在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常用的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是区位熵。区位熵的概念由哈盖特提出,计算公式为LQij=(qij/qj)/(qi/q)。在此公式中LQij 就是j地区的i产业在全国的区位熵qijj地区的i产业的相关指标(例如产值、就业人数等)qj为地区所有产业的相关指标;qi指在全国范围内i产业的相关指标;q为全国所有产业的相关指标。LQij的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通常LQij大于1被认为j地区的i产业的集聚度高。江苏、广东、浙江、湖北、河南、山东、辽宁、河南是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强省,本文选取2013年的数据,得出上述各省的装备制造业的区位熵,以反映产业的集聚程度。

    由表2可知,辽宁装备制造业分行业产业集聚度由强至弱分别为通用装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制造业。从装备制造业分行业集聚度来看,江苏省位列首位,在8类分行业集聚指标中,有7项区位大于1,装备制造业集聚程度最高;其次为广东省和河南省(6项分行业区位大于1)、再次为浙江省(5项分行业区位大于1)、辽宁省(4项分行业区位大于1)、最后为湖北省和山东省((4项分行业区位大于1)

2  2013年部分省份装备制造业区位熵

 

辽宁

江苏

广东

浙江

湖北

山东

河南

金属制品业

1.18

1.29

3.11

1.18

1.17

1.40

1.23

通用设备制造业

2.07

1.39

1.05

1.61

0.85

1.51

1.72

专用设备制造业

1.47

1.25

1.26

0.80

0.87

1.57

2.18

汽车制造业

0.92

0.77

0.31

0.63

2.54

0.83

0.98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制造业

1.32

1.64

0.78

1.16

1.09

0.81

1.15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0.73

1.85

2.09

1.53

0.83

0.89

1.15

计算机、通信制造业

0.23

1.63

1.85

0.53

0.58

0.52

0.93

仪器仪表制造业

0.65

3.16

1.81

1.47

0.49

0.77

1.08

资料来源:相关省份统计年鉴。

 

    ()装备制造业经济效益指标

    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和考核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2005-2013年辽宁装备制造业总资产贡献率如表3所示(2010年之前采取的交通运输业衡量指标,2011分列为汽车制造业及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通用装备制造业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设备制造业的总资产贡献率的高值主要出现在20112012年度,这说明辽宁装备制造业在资产利用和管理方面缺乏持续创新和提升的能力,其结果就是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3  2005-2013年辽宁装备制造业总资产贡献率

 

金属制品业

通用装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交通运输业(2005-201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设备制造

汽车制造业(2011-2013)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制造业(2011-2013)

2005

7.57%

7.90%

5.23%

3.65%

7.19%

2.94%

9.70%

2006

8.07%

7.88%

6.25%

5.46%

7.04%

4.75%

11.13%

2007

14.14%

9.69%

8.35%

7.09%

9.2%

7.82%

13.46%

2008

13.58%

10.5%

9.08%

5.36%

10.78%

6.73%

12.78%

2009

16.08%

11.39%

10.23%

6.34%

11.92%

6.73%

13.56%

2010

16.79%

15.25%

12.84%

8.65%

14.45%

16.01%

17.74%

2011

15.87%

14.73%

11.71%

17.94%

5.23%

16.98%

15.56%

15.77%

2012

16.10%

15.90%

10.68%

19.36%

3.98%

13.70%

11.81%

16.65%

2013

17.44%

17.23%

10.77%

18.26%

3.19%

13.38%

10.92%

14.48%

资料来源:历年《辽宁统计年鉴》。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重点领域分析

    20155月,国务院颁布《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形势和环境、战略方针和目标、战略任务和重点、战略支撑与保障做出了部署,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宗旨性与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目标是在综合实力方面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该文件确定了十大领域为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战略领域,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及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根据辽宁目前的装备制造业基础市场需求潜力,装备制造业升级可以选择海洋工程装备为业、高档数控机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重点突破领域进行发展。

    ()传统产业支持高端制造业产业——积极发展海洋制造业

    海洋装备制造业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指生产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海洋设施设备的行业。根据国家颁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海洋装备制造业主要涵盖方面的内容:(1)深水3000以下海洋油气资源开采设备制造;(2)海洋金属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的前期研究和技术储备;(3)海洋风能工程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4)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装备的产业化。海洋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地区,其中油气资源开采设备制造、海洋风能工程装备和海水淡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产业基础。

    1.市场需求

    (1)深海油气开采设备制造。海洋石油已经成为世界油气开发的主要增长点,而深水油气更成为海上油气的主要增长点和科技创新的前沿。地质调查显示,我国管辖海域可能蕴藏着351亿—404亿吨的石油和天然气,在东北太平洋、西南印度洋和东北太平洋分别蕴藏着7.5万平方千米的多金属结核合同区、1万平方千米的多金属硫化物和面积3000平方千米的富钴结壳合同区。辽宁海岸线长达2000余公里,所处的环渤海地区是黑色矿产铁、锰、铬、钒、钛的重要产地,其中铁矿储量最为丰富,已查明储量2255.6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55%。然而,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深海油气开采设备开发滞后,目前海上油田水深只能集中在300以内,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也处于起步阶段。预计到2020年,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年销售规模将达到4000亿元。随着深海油资源开发步伐的不断推进,相关设备开发的市场潜力将会明显体现出来。

    (2)海洋风能工程装备制造。辽宁用电量一直居于全国前列,2013年全社会用电量2008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为15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014年用电量全社会用电量为2039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1424.89亿千瓦时,下降5.86%。虽然由于经济下滑产业用电量减少,但辽宁城市属于典型的重工业城市,工业用电量维持在1500亿千瓦时左右。目前辽宁工业和生活用电仍然以化石能源为主,而化石能源本身具有不可再生性,对环境污染程度高。我国海洋风能资源丰富多,陆地海岸线长达到18000千米,海洋风能开发可以有效地缓解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量巨大的问题,有助于缓解石化资源带来的污染,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上风电的总装机容量在未来几年内迅速发展,欧洲风能协会预测,2020年,全球海上风电机组容量为50GW,中国将达到10GW

    (3)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制造。我国东部、东南部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工业密集人口密大,对淡水资源需求量巨大,辽宁是水资源短缺的典型地区。辽宁水资源资源总量341.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820立方米,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22位。从人均水资源量来看,仅相当于全国人均的1/3,世界人均的1/12。国家十分重视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2012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201212月底,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3年底,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03个,工程总规模达到90.08万吨/日,较2012年增长了16%;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规模为20万吨/日,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产能将达到220万立方米/日以上。

    2.产业基础

    (1)深海油气开采设备制造。大连拥有良好的深海资源开采设备制造基础,根据区域规划定位,七顶山—三十里堡区重点发展临港型高端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是金州新区重点打造的三大千亿级支柱产业之一,基础实力雄厚。截至2014年底,该区域装备制造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20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7%;完成工业产值920亿元,占主体园区工业总产值比重的30%。现有的7个过亿级项目落户三十里堡,其中6个都与船舶工业有直接的密切联。同年,合计50.3亿与船舶制造相关的9个项目也落户三十四堡,这些企业规模大、研发实力较强,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具有向海洋资源开采设备生产转型的基础和条件。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拥有绝对的实力,具有绝对龙头的地位,其他企业在营业收入、市场占有份额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大船集团于上个世纪70年代进入海洋钻井平台领域,2006年初制造出国内第一条4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大船集团虽然在业内规模居首,但金普新区还没有形成深海资源开发设备的产业集群,但很难实现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区域经济增长。

    (2)海洋风能工程装备制造。在风电整机设备行业,大连华锐风电行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相对于金风科技、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湘电股份这些龙头企业在规模、产品层次、销售收入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大连设有两个产业基地,一是瓦房店基地,位于西郊工业园区内,占地面积近60万平方米,拥有100余台大型风力发电机开发设备;二是位于金州区金石路双D港基地,主营高精部件专业化制造,占地3万多平方米,拥有50余套国际一流的高精齿轮加工及检测设备。目前已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兆瓦风电机组的研发和机型认证。

    (3)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制造。目前辽宁海水淡化综合装备制造与杭州、北京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企业主要是大船舶集团。大船装备共为以色列IDE技术公司建造的3海水淡化设备,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国内外海水淡化设备制造市场的信誉度和知名度。莱特莱德大连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是大型海水淡化公司,在该领域拥有13年开发制造经验,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化工企业、农业企业和制药企业成功完成海水淡化项目50余个。

    ()推动主导优势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1.市场需求

    我国已成为世界机床第一大国,国产数控机床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产业工艺技术上已经基本趋于成熟,产品种类齐全,性能质量得到市场的认可从需求条件来看,《20162020年中国数控机床行业研究分析及设块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我国机床消费存在200亿元的贸易逆差和供给缺口,预计3-5年,机床行业产业产值将保持年均15%左右的增长。机床的需求来自于下游装备制造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我国汽车及其零部件、航空航天设备、国防军工、船舶、工程机械、模具、电力设备、高速列车、电子信息设备等领域产能高速扩张,带动了机床消费的高速增长。

    从产业链的角度,数控机床属于同被列为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的航空航天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上游产品,上述行业已被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或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这意味着数控机床将有巨大的市场需求。飞机制造所需要机床主要用于加工发动机、机身,这必然带动对高可靠性、大规格、高强度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包括各种超重型数控机床和专机。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发展催生了机床市场的需求。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规划,至2015年的规划线路长度是2400km,投资规模近7000亿元。

    2.产业基础

    机床行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存在投资金额大、回报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我国数控机床共有上市公司8家,由于数控具有产品种类繁多、定制性强的特点明显,行业竞争性并不强,各家企业拥有稳定的产品和市场。如表4所示。

    辽宁在机床行业拥有较强的基础,拥有机床企业百余家,其中沈阳机床、大连机床等实力雄厚的机床企业。沈阳机床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机床制造厂和国家级数控机床开发制造基地,中高档数控机床批量进入国家重点行业的核心制造领域,为汽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行业提供的数控机床已占数控机床总销量的70%以上;大连机床是建国初期中国机床行业的十八强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其企业规模、技术水平、制造能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组合机床、柔性制造系统及自动化成套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制造基地和中国机床行业的排头兵企业。

4  2014年上市机床公司利润率及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名称

毛利率

净利率

主要产品

沈阳机床

26.76%

0.33%

数控金切机床生产

秦川机床

14.44%

0.55%

公司是磨齿机

华东数控

9.40%

1.13%

龙门磨床和龙门铣床

西仪股份

15.09%

1.77%

车床零部件生产

法因数控

31.63%

6.11%

专用数控成套加工设备制造商。

东山精密

15.77%

1.24%

精密机床

青海华鼎

22.42%

-0.48%

控重型卧式车床、轧辊车床、铁路专用机床

南通科技

13.81%

-13.33%

机床产品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年报

 

    ()产业融合——促进传感器产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

    1.市场需求

    物联网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巨大。2015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0%。据国际权威机构估算,未来20年,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至少可以给中国带来3万亿美元左右的GDP增量。

    物联网与仪器仪表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物联网是新兴产业,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智能传感器更是物联网基础的产业,其技术水平同时也是影响物联网应用普及的关键因素。2013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了《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辽宁在传感器生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总体表现为设计落后,与物联网主流需求脱节,企业面临不断产品更新换代的要求。应用于物联网产业的传感器在技术方面的要求。传统传感器的应用与物联网传感器对产品要求的特征明显的差异性,物联网应用传感器要求具有微型化、低成本、低功耗、抗干扰、灵活性的特点,在应用领域以汽车制造、信息产业和民生需求为主,辽宁传感器生产要实现在传感器领域取得明显优势,进而在产业链当中起到引领、带动其它环节的目标,则应该专注主要应用领域,以市场为导向。目前物联网传感器应用领域如表5所示。

5  物联网传感器主要特性及应用范围

物联网传感器

主要产品

特性

应用范围

压力传感器MEMS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汽车、机械制造、信息产业

高性能气体传感器

体积小,灵敏度高、抗干扰

应急抢险救灾,危险场合实施过程中气体安全监测

微型智能红外传感器及检测仪表

体积小,灵敏度高、抗干扰

易燃易爆气体,人居环境舒适与医疗保健

焊封型温度传感器

规模化、大批量、低成本

公共安全、人口健康

 

    2.产业基础

    辽宁仪器仪表制造业的产业熵虽然仅为0.65,但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高增长率,相对于通用装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制造业的滞涨,仪器仪表制造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辽宁拥有仪器仪表制造企业100余家,是全国先进的仪器仪表制造基地,从2005年至2013年数据显示,除个别年份外,辽宁仪器仪表产业的增加值都超过了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速,这表明辽宁仪器仪表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应用潜力。辽宁共有传感器生产厂家120家,共中以光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为主.从地理分布上来看,主要集中在沈阳、大连、抚顺和丹东。辽宁在机械敏、力敏、气敏等传统传感器领域拥有较强的实力,但在新型的磁敏、气敏、湿敏、声敏、射线敏、离子敏等传感器领域发展较为缓慢。辽宁现有传感器生产企业100余家,在生产整体规模方面虽然有较大的优势,但在产品种类、产品档次有待提高。

    三、推进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和财政政策建议

    总体而言,辽宁装备制造业升级发展主要是对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及相关服务业、重点产业基地、产学研合作、企业兼并重组以及人才引进进行支持,财政政策的支持方式主要是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财政资金引导、税收优惠等手段。

    ()加强对重点产业基地的扶持

    装备制造业是一种涉及业务活动广泛和复杂的产业,由于产业链条长、零部件种类繁多、安装集成复杂,需要产业内各种活动有效的组织和协调。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是实现产业高效运转的物理载体。产业基地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围绕某一具体产业,按照产业链或是产品类别把相互关联企业或经营单元集聚起来,形成产业布局相对集中、具有配套环境的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有效地将研发成果与实践结合,充分发挥资源间的协同作用。在产业基地的财政支持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产业基地基础建设的财政支持

    由于产业特点,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建设需要大面积的建筑用地、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额大,政府的财政政策可以考虑通过土地规划、投入专项资金的方式支持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辽宁数控机床公司主要集中在沈阳,主要公司包括沈阳机床、沈阳东软数控、沈阳海默数控机床、沈阳中捷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辽宁海洋装备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大连七顶山—三十里堡区,建设规划即定位于发展临港型高端装备制造业。从海洋装备制造业的细分角度,又可以分为深海油气开采设备制造、海洋风能工程装备制造和海水淡化综合设备制造;辽宁在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方面的主要优势集中于仪器制造业,与物联网联系紧密的传感器产业主要集中在大连、沈阳、丹东和锦州。

    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的建设应利用已有的产业基础,将产业基地的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并实行统一管理。在建设过程中,政府通过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投入完成诸如交通运输、供电供水设施、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提高产业基地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使之成为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2.对产业基地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的财政支持

    数控机床、海洋装备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都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对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的作用。公共技术平台的建立有助于资源共享,减少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共性关键技术平台的建立还助于促进企业间的互相学习,形成技术创新的氛围,减少单个企业技术创新的技术风险。因此,政府有必要投入资金加强对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

    3.对产业基地公共服务建设的财政支持

    装备制造业具有复杂的辅助性活动,对进驻企业根据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要求,给予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内部活动管理、产品管理、商务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其中内部活动管理包括人力资源、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管理服务与市场营销方面的咨询与顾问工作,政府可以通过专项资金的方式建立相应的专业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政府也可以通过平台软件为进驻企业提供统一的产品管理、订单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客户管理方面的服务性软件和平台。

    ()加强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战略联盟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有着重要关系。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战略联盟有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有利于装备制造业技术含量的提高。以高端数控机床为例,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具有良好的研发基础;以海水淡化设备制造为例,大连理工大学在海水淡化方面拥有较强的学科优势,科研实力雄厚,具有万吨级海水淡化装置关键技术。政府的财政支持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组织机构建设、人员聘任、专项技术突破进行支持,打造从科研开发,到工程技术、到装备制造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力求在品种类最多、服务功能、经营规模方面有较大的提升。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

    辽宁装备制造业存在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效益不明显的特点。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而又缺少差异化、产能不能得以充分利用的状况将带来很多弊端,一方面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恶性价格战争。以深海资源开发设备制造为例,大连金普新区拥有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装备制造、大连船用推进器公司和大连船舶工业船机配套有限公司等制造能力强的公司中,但在风能资源和海水淡化领域,公司整体规模偏小,相对于行业内领军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很大的劣势。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大型高效设备和推广信息化等手段提高企业的制造能力。通过兼并收购实现企业横向一体化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横向一体化有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其次,有助于企业快速取得互补性的资源和能力;此外,还可以有效降低行业的竞争程度。但是,企业间的兼并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收购也会产生数额巨大的交易费用和税费,这对于企业而言形成了巨大的负担。财政支持可以基于并购金额采取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同时对于并购过程中产生的增值税、营业税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及印花税等税费。

    ()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研发

    高档数控技术、海洋装备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具有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的特点,装备制造产品的附加值取决于科技含量。只有增加研发投入,才有可能取得关键技术的突破,获得竞争优势。由于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企业将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财政支持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来支持重点领域的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外依存度,缓解资金不足的困境,为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运营提供基础。专项资金的发放应建立一整套申报、审批、发放和监管体系,真正做到专项资金投入到重点领域的研究工作中。

    ()对装备制造服务业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装备制造服务业是指融合了互联网、通信、计算机等信息化手段和现代管理思想与方法的制造服务业。现代制造服务业将信息化作为提供服务的平台和工具,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把服务向业务链的前端和后端延伸,扩大了服务范围,拓展了服务群体。装备制造业服务包括设计、试验、供应链管理优化、系统集成检测维修、零部件定制服务产品回收处理和再制造,体现了装备制造业的柔性化管理,由于其需要投入的信息、技术、品牌、管理、人才等知识密集要素,比制造加工环节更复杂,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具有更高的附加值。政府在财政支持方面,可以通过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地优化辽宁重点装备制造业领域的服务性环节,从而提高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装备制造业属于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人才是推动产业获得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的因素。通常而言,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研发人员的比重应通常保持在15%以上。对于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的急需人才,制定工资收入、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前景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在人才培养方面,辽宁拥有优秀的教育资源。东北大学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拥有国家控制工程中心;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具有进行前沿课题研究和解决重大工程问题的基本设施、条件与能力,这两个专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与核心学科。大连海事大学开设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有相关的海水淡化及风能开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优势明显,相关企业可以与高校展开广泛的合作,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等模式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调整学科和专业。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冉军.“一带一路”战略下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2016(2).

2〕孟令岩,陆朱,郭浩淼.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及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12(1).

3〕梁启东,刘晋莉.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3(5).

4〕温晓丽,张万强.辽宁装备制造业行业集中趋势及特征分析[J].辽宁经济,2012(4).

5〕杨东芳.全球价值链视角下辽宁装备制造业集群升级路径研究.辽宁大学[D].2013.

6〕沙飞,范腾飞.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发展的对策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2).

7〕郑淑蓉,吕庆华.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的本质与分析框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12).

8〕车江辉.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9〕程元栋,陈巧莲.我国物联网发展中的瓶项及应对策略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2(3).

10〕钟祥喜.基于竞争力培育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以江西为例[D].南昌大学.2013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3号 邮编:110032 电话:024-22706630
辽ICP备06001706
你是本站第5502037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