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洪江/南京审计学院;张绍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内容提要: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待解问题,破解难题的途径之一就是构建和加强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体系。本文在总结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特点及难点的基础上,阐述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概念内涵,归纳相关的影响因素,构建基于系统性和重要性融合的质量控制节点体系。该研究可以为完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推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走上新台阶。
关键词:政府预算 绩效管理 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
一、引言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成为近些年我国财政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深化财政改革的重要创新被赋予重任,对于改进预算支出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早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开始在我国预算管理中应用,中央和地方围绕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先行先试工作,财政部和地方财政部门先后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管理办法、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当前,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实务部门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及绩效评价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影响力有待提高;二是浙江省和江苏省财政厅发布的中介机构绩效评价报告质量考核表明,绩效评价报告质量存在多方面问题有待解决;三是地方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解、执行、操作、结果等方面存在不同的偏差。破解难题的途径之一是构建和加强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体系,财政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中提出的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是未来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但我国尚未制定相关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控制准则、体系,因此,建立完善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体系便成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现实任务。
综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务发展现状可见:(1)对绩效、绩效预算、绩效评价基本内涵的探索,形成了以“3E”为代表的基本认识(NAO,2011;ADB,2001);(2)研究绩效评价的框架及指标体系,侧重于程序、方法、方式、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得出科学的评价结论,绩效评价技术是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Poister,1999;Melkers,2001;Jordan,1999;财政部预算司,2007;容志,2010);(3)用经济计量的方法测度政府绩效预算的实践效果,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Crain,2004;Williams,1999);(4)政府绩效预算所面临的各种难题及约束条件(潘彬,2013;夏先德,2013),为政府绩效预算未来的改革提供了线索。鲜有从质量管理体系的角度探讨质量管理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等方面产生影响的研究(Ehrenberg,1994;Francois,2004)。基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研究与应用亟需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如如何认识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内涵、影响因素、测度指标体系等,这些问题的探索可以为完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推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走上新台阶。
二、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特点
根据质量管理理论与思想,考察或定义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体系,必须界定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内容和范围。
绩效管理理念源于企业,引入政府管理领域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一种较全面的政府管理模式和改进政府绩效的实用性管理理念和工具。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是和绩效管理系统有机关联的预算管理新模式。
绩效管理系统一般包括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有机构成的综合系统。推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是将绩效管理理念有效贯彻到政府预算管理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等预算管理有机融合,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全国范围内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还没有全面大规模的铺开,政府各级财政部门普遍以项目支出为对象开展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专项预算绩效管理),以政府部门整体支出为对象开展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以一级政府的政府财政支出为对象开展综合预算绩效管理仍处于探索试点初期。
结合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特点,运用系统流程图的表现形式,可描述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系统一般流程体系。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系统一般流程可以分为:编制预算绩效目标、项目实施、项目绩效自评价、项目绩效再评价、绩效结果应用5个阶段。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涉及到政府不同层级单位和部门,主要有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基层主管部门和基层实施部门等管理层级以及第三方中介机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流程和管理层级组成了一个密集交织的网络,在该网络中,不同阶段管理层级扮演不同角色,承担不同主体责任。
三、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一)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内涵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对质量概念的定义(INTERNATIONAL STANDARD,2008),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特性是指事物所特有的性质,固有特性是事物本来就有的,它是通过产品、过程或体系设计和开发及其后之实现过程形成的属性。满足要求就是应满足明示的(如明确规定的)、通常隐含的(如组织的惯例、一般习惯)或必须履行的(如法律法规、行业规则)的需要和期望。对质量管理体系来说,质量的载体不仅针对产品,即过程的结果(如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和服务),也针对活动、过程、组织和体系或者它们之间的组合。
预算绩效管理质量(Performance Budget Management Quality,PBMQ)的准确清晰界定是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研究的逻辑起点。所谓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是财政和预算部门满足改进预算支出管理和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需求,达到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程度。或者说,指政府预算支出管理满足公共利益相关者需要的适应性。这样,针对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形成了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of Performance Budget Management, QMHRM)。预算绩效管理质量作为对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活动的整体度量,表征了总体预算绩效管理的效果,它的高低直接影响了预算绩效管理的价值。
预算绩效管理由不同的流程模块构成,这些流程模块共同构成预算绩效管理系统。预算绩效管理流程模块是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实体,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是一种附着属性,描述了预算绩效管理流程模块的个体质量水平和整体质量水平。不仅是预算绩效管理单个流程模块的质量水平总和,还是该系统组合后整体融合效果的有机表现。
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由“硬”要素和“软”要素共同构成,“硬”要素主要是各类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持续改进、过程管理等,“软”要素主要是与质量有关的高层治理结构、质量文化、战略质量计划、业务标准流程、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知识学习与培训等。“硬”要素和“软”要素密切相关,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预算绩效管理能力是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动力因素,预算支出的管理活动,是由财政和预算部门管理人员行使的,预算绩效管理能力是财政和预算部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执行能力的综合表现,对预算支出管理的运作能力直接影响了各个预算绩效管理流程模块的效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除了受预算支出类型和内容不同影响外,预算绩效管理能力的差异也是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视角看,考察或测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需要从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来进行。由于预算绩效管理有编制预算绩效目标、项目实施、项目绩效自评价、项目绩效再评价、绩效结果应用五个典型的流程模块构成,这些流程模块共同构成预算绩效管理系统,这些流程模块的完成需要过程质量来表征,可以称为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过程观。从整体的进度衡量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就构成了结果质量,可以称为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结果观。两者共同构成了预算绩效管理质量,过程质量控制是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可靠保证,结果质量是检验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试金石,二者构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形成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螺旋式上升的绩效管理质量系统。
在目前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探索阶段,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财政管理模式,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观念转变和绩效文化的建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中的权责关系需要强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新事物,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方式、管理程序等需要进一步明确,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各个环节存在许多难点、盲点和突破点。所以需要更加强调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过程观,才能保证结果质量,同时注重加强结果质量,反促过程质量。
(二)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1)流程环节多,主要有预算编制目标、预算执行监控、预算完成评价、评价结果反馈、反馈结果应用等环节;(2)涉及面广,从省以下政府级次资金流向上看主要有省级财政部门、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地市财政部门、地市业务主管部门、县级财政部门、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基层的项目执行主体等各个链条;(3)绩效评价复杂,从评价方式上一般采取部门自评价和财政再评价相结合,从评价时间节点上一般分为前期准备、部门自评价、财政再评价、评价结果应用四节点,从具体实施环节上一般有项目确定、培训学习、指标设定、部门自评、数据抽查、专家评审、总结报告、跟踪检查等八个环节。本文结合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关键过程和关键结果提出以下质量影响的关键因素:
1.绩效理念和绩效文化因素。绩效理念和绩效文化的建立是推行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前提,也是影响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首要关键因素。目前受既有的惯性思维影响,传统的管理理念还较盛行,执行项目的各级各部门领导与人员对绩效管理认识不清晰,重视程度不够;财政系统内部既有的运作模式还没有完全转到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轨道上来;执行部门虽然也有提高绩效的迫切需求,但扭转思维和行为惯式、打破传统利益格局和管理惯式的内在驱动力不足;还存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由被动应付、盲目接受的态度和行为,这些势必会全面、深度影响到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
2.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及机制因素。完善的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及机制是保证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是平稳有序全面推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保障,也是影响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总体规划和顶层制度设计相对滞后,各地各部门推进进度不一,规范性和客观性有待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全过程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也尤为重要,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之间的权责关系,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之间、部门内部财务管理与项目管理之间存在“两张皮”的问题,各方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中的权责关系,特别是预算绩效标准化管理制定和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使用,这些直接影响到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
3.预算绩效目标因素。绩效目标是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第一环节,是预算执行的绩效跟踪管理和预算完成后的绩效评价的依据和“标杆”。其中绩效目标编制的过程和科学化水平,绩效目标编制的深入调研和论证,编制绩效目标的指向性与系统性、挑战性与可实现性、细化量化与可测度性,既是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直接体现,也直接影响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后置环节的质量。
4.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因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判断标准,它以数量的形式提供有关财政支出运行特征及其目标完成情况的信息,是衡量、监测和评价部门(单位)预算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技术手段。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和应用中是否遵循针对性、相关性、有效性,及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科学合理性,则直接影响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也直接影响到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
5.绩效评价数据因素。绩效评价数据具体反映财政支出绩效的具体数值和水平,基础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在基础数据统计的口径、填报、汇总和分析中是否保真,是否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对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合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审核和核查,这些都会影响和反映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
6.绩效评价操作因素。绩效评价操作过程一般包括业务部门自评价环节和财政再评价环节,不同的环节有不同的操作流程和要求,业务部门自评价是否遵循了评价方案设计、数据收集汇总、指标分析、座谈、询问查证、问卷调查、专家评议、出具自评价报告等环节的实施过程和要求,财政再评价是否遵循了再评价的方案、数据核查、实地调研、座谈、询问查证、问卷调查、出具再评价报告等环节的实施过程和要求。由于绩效评价具有工作涉及面广、利益相关方多、专业技术性强等特点,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尤为重要,是否学习培训绩效评价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方法,是否建立了责任制,项目主管部门是否做好项目实施单位内部的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财政部门、中介机构和评审专家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是否以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完成绩效评价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和反映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结果质量。
7.绩效监督与绩效应用因素。绩效监督与绩效应用具有促进部门改善预算管理威慑与补充作用,是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改进完善的重要环节。是否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及时将绩效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漏洞反馈给被评价部门和单位,作为其改进预算管理、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绩效评价结果是否运用到预算编制中,实现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的有机结合;是否建立绩效评价结果的行政问责机制,达到监督政府的目的;是否有完善绩效评价结果信息公开机制,加强社会监督;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是否纳入地区和部门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及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这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后置环节的设立和完善是反促部门改善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不断完善和改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8.预算绩效管理人员和绩效评价人员因素。预算绩效管理各级人员、绩效自评价或第三方评价人员是预算绩效充分发挥作用的主体,预算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各类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直接影响预算绩效管理质量。预算单位中的管理领导层、财务会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是否全面掌握预算绩效管理知识体系,具备有效操作绩效管理的专业素质;第三方绩效评价是否来源多样,且实现委托方、受托方和被评价方相分离;参与绩效评价的第三方参评人员业务知识是否全面、经验是否丰富、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是否强烈,是否努力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
总体上看,绩效理念和绩效文化因素是影响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宏观基础关键因素;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及机制因素是影响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中观基础关键因素;预算绩效目标因素是影响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微观前置基础关键因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因素、绩效评价数据因素、绩效评价操作因素、是影响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微观操作关键因素;绩效监督与绩效应用因素是影响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微观后置关键因素。
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控制节点体系
(一)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这是质量控制体系的立身之本,各项控制节点的设立应有科学依据,应能准确反映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客观实际情况及其特征。
2.系统性原则。质量控制节点体系应能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所涉及的各个因素及其本质特征,结合“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过程,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完整体系。
3.重要性原则。结合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关键过程和关键结果,优先使用最能反映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影响因素的核心质量控制节点。
4.经济性原则。质量控制节点体系设计应当通俗易懂、简便易行,应当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二)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控制节点体系
目前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一是专项资金支出项目绩效评价;二是县级财政基本支出和综合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三是部门基本支出和综合支出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三者存在较大的不同点,前者开展的较早和较完善,而其它类的评价刚刚开始试点。本文以专项资金支出项目绩效管理为样本,构建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控制节点体系,如表1。
表1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控制节点体系(以专项资金为例)
一级节点 |
二级节点 |
三级节点 |
节点说明 |
预算绩效目标 |
预算绩效目标编制保障 |
参加培训与学习 |
预算部门计划财务处室和业务处室参加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培训和学习 |
处室分工协同 |
建立预算部门领导、计划财务处室和业务处室分工协同的工作机制预算 | ||
项目调研论证 |
预算部门开展项目调研论证,做好预测和决策 | ||
预算项目基本信息 |
项目概况完整性 |
项目概况描述准确、具体、清晰和简洁 | |
项目依据充分必要性 |
项目依据符合国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导向,项目符合主要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要求,项目实施理由陈述充分 | ||
项目实施可行性 |
项目实施与绩效目标实现条件完备,保障措施可行 | ||
预算绩效目标 |
目标的指向性系统性 |
设定的总目标与政府期望和需要实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一致,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对应完整,描述清晰和准确 | |
目标的挑战性与可实现性 |
设定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具有一定挑战性,通过努力能够按期实现完成 | ||
目标细化量化测度性 |
设定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可分解为能够测度的数值或分级分档 | ||
预算绩效目标指标体系 |
指标体系与目标的相关性 |
选取的指标体系能够与设定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保持紧密的联系及对应关系 | |
指标体系的完备性 |
选取的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和综合考量项目资金使用的效率、效益和效果 | ||
指标的规范性及明晰性 |
指标名称规范、准确和简洁,内涵和外延界定清晰,不引起歧义 | ||
指标体系经济实用性 |
采集指标数据具有经济性 | ||
指标权重的合理性 |
各级指标权重分配合理 | ||
目标指标标准值 |
科学合理性 |
标准值来源可靠,测算客观 | |
可量化性 |
能够测度的数值或等级 | ||
预算资金支出计划 |
项目资金使用安排与目标的匹配性 |
项目资金使用安排的总量、进度与设定的总目标、阶段性目标之间的适度、匹配 | |
财政资金保障性 |
预算安排资金及配套资金能实时保障设定的总目标、阶段性目标 | ||
目标编制的完善 |
预算部门自审 |
预算部门领导、计划财务处室和业务处室协同内部自审 | |
财政部门审核 |
按照财政预算过程,财政部门审核的流程机制 | ||
第三方评审 |
采取第三方专家、中介机构评审制 | ||
预算执行 |
预算部门组织制度建设 |
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出台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指导项目实施 |
制定项目资金实施细则 |
预算部门出台专项资金项目实施细则,细化项目实施内容 | ||
项目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 |
预算部门建立绩效管理领导小组,明确项目执行的责任处室和责任人,建立责任制 | ||
预算项目运行管理 |
项目执行 |
预算部门健全项目管理责任制,做到项目全过程管理 | |
财务规范 |
资金严格按财务法规执行;严格项目招投标制度 | ||
项目完成竣工验收 |
及时对项目竣工验收,相关的资料文件档案及时完整归档 | ||
预算绩效评价 |
预算绩效自评价 |
预算部门绩效自评价领导小组 |
预算部门成立绩效评价领导小组,形成处室分工协同、责任分明的工作机制 |
自评价培训与学习 |
财政部门指导预算部门参加预算绩效自评价培训和学习 | ||
绩效自评价实施方案 |
制定完善可行的预算绩效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 | ||
绩效自评价指标体系 |
补充修正原绩效目标指标、原标准值,指标权重合理分配 | ||
绩效自评价实施过程 |
开展实地调研,组织专家会审,确保绩效评价的准确和规范 | ||
绩效自评价报告 |
自评价报告格式表式 |
格式表式各要素齐全,填写规范 | |
报告内容结构 |
内容结构完整、规范 | ||
绩效指标分析 |
绩效指标分析深入完整,绩效陈述逻辑性强、条理清楚 | ||
报告文字质量 |
文字简明,表达清晰 | ||
问题与建议 |
问题反映清楚;建议表达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建设性 | ||
结论合理 |
评价结论合理,依据充分 | ||
证明材料齐全备注合理 |
项目管理相关证明、指标计算数据采集等材料齐全,备注说明合理全面 | ||
预算绩效再评价 |
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 |
招标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保证绩效评价的公平、公正和中立 | |
再评价业务培训和研讨 |
财政部门指导第三方中介机构参加预算绩效评价业务培训和研讨 | ||
绩效再评价实施方案 |
针对预算项目特点,制定完善可行的预算绩效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团队 | ||
绩效再评价实施要点 |
按照项目再评价模式要求,做实数据核查、实地调研、座谈、询问查证、问卷调查等基础工作 | ||
绩效再评价报告 |
报告格式表式 |
格式表式各要素齐全,填写规范和完整,排列美观 | |
绩效指标设置与分析 |
依据项目特点“量身定制”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指标相对系统完整,核心指标具有代表性,定性与定量指标结合;绩效评价标准来源有据,合理分档和细化量化;指标权重分配合理。绩效指标分析深入完整,绩效陈述逻辑性强、条理清楚 | ||
报告内容结构 |
内容结构完整、规范;文字描述和指标紧密锲合;内容结构逻辑清晰 | ||
报告文字质量 |
文字提炼到位,表述充分简明,用词准确 | ||
问题与建议 |
问题反映清楚,与指标内容有关联;问题描述有深度,原因分析到位;建议表达明确、充分,与存在问题匹配,能够具体细化,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 ||
结论 |
评价结论准确,依据充分 | ||
报告附件备注 |
附有基本的工作底稿,包括数据核查实施说明、实地调研、座谈、询问查证实施说明,问卷的设计原则、调查问卷的样本选择说明、指标及标准值计算说明等必要的证明材料以佐证报告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 ||
绩效反馈与应用 |
绩效反馈 |
及时反馈 |
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依据评价结论提出整改方案和措施 |
反馈改进 |
对整改进行检查落实 | ||
绩效应用 |
试行公开 |
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 |
预算关联 |
提出未来财政预算安排和调整建议 | ||
监督衔接 |
绩效评价结果与人大、纪委、监察和审计等部门信息互通 |
五、结语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推行成效如何,能否发挥所期望的作用,取决于是否加强和贯彻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要求。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新事物,全国各级政府开展了探索试点,理解和加强质量管理的要求变得越来越急迫。本文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内涵作了初步的构建,总结了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构建起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控制节点体系,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情况,可以作为控制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重要操作指南,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进行全面控制,从而达到有效提升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的目的。
科学、合理的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质量体系,需要在实践中反复修正和完善。如何在预算绩效管理质量研究中有效融合质量理论、控制理论、系统理论等研究成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NAO.VFM Handbook--A Guide to Quality in VFM Work[R].2011.
﹝2﹞ 亚洲开发银行(ADB). 政府支出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 Poister,Theodore,H.,Gregory Streib.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Municipal’ Government: Assessing the State of the Practice[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99,59(4):325-335.
﹝4﹞ Melkers, J.E.,Katherine G.,
﹝5﹞ Jordan, Meagan M.,Merl,M. Hackbart. Performance Budgeting and Performance Funding in the States: A Status Assessment[J]. Public Budgeting & Finance ,1999,19(1):68-88.
﹝6﹞ 财政部预算司.绩效预算和支出绩效考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7﹞ 容志.浦东预算绩效评价指标检视:基于11个项目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10).
﹝8﹞ Crain, W., O’Roark, J.The Impact of Performance-based Budgeting on State Fiscal Performance[J], Economics of Governance,2004,5(2):167-186.
﹝9﹞ Clif Williams, Ward Melhuish. Is ABCM Destined for Success or Failure in the Federal Government? [J] Public Budgeting & Finance, 1999,19(2):22-36.
﹝10﹞ 潘彬,陈雅.我国重大公共投资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财政研究,2013,(7).
﹝11﹞ 夏先德.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研究[J].财政研究,2013,(4).
﹝12﹞ 马克·G波波维奇.创建高绩效政府组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3﹞ Ehrenberg, Rudolph H., Stupak, Ronald J.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ts Relationship to Administrative Theory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the Public Sector[J]. 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994,18(1):75-98.
﹝14﹞ Francois Melese, James Blandin, Sean OíKeefe. A New Management Model for Government: Integrating Activity Based Cost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nd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with the Planning, Programming and Budgeting[J]. 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2004,5(2):105-130.
﹝15﹞ INTERNATIONAL STANDARD.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ISO9001:2008) [R]. www.is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