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15年,财政改革开始向纵深迈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开,新《预算法》正式施行,《国务院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国发〔2015〕3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5号)相继印发;税制改革逐步推进,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清费双管齐下,营改增继续扩围,财政部向全国人大报送了税收法定工作建议时间表;地方政府债券公开发行,财政部分别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一般债券出台管理办法。
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引来社会各界密切关注。作为财政类期刊,我们也感受到了这种热度的持续升温,今年刊发的关于中期预算、事权划分的主题文章被《新华文摘》索引,便是例证。其一,这是财政改革辐射的结果;其二,也是我们服务财政中心工作,顺应大势积极作为的结果。
“十二五”已至尾声,“十三五”就在眼前,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进入决胜阶段,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适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此,财政不仅要做好自身改革,还要在以上五大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改革整体趋势不变的前提下,又有新情况和新问题出现,财政面临着艰巨挑战。一是国家发展呼唤大国财政,财政治理能力仍显不足,现代财政制度路途尚远;二是供给侧改革已成共识,创新创业深入人心,积极财政政策亟需跟进;三是财政收入低速增长,支出刚性有增无减,收支矛盾愈发加剧;四是央地两级治理框架正在搭建,各地区财政改革进度不一,地方积极性有待提高。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展望2016年,财政任重道远。《地方财政研究》平台虽小,却愿意秉持一贯信念,坚守自己的阵地,顺应时势,集中宣传,深化研究,助力改革发展。
——继续加强专题策划。优化策划及约稿模式,在找准改革肯綮上下足功夫,积极关注“大国财政”、“新一轮税制改革”、“财政与创新创业”、“财政扶贫”等热点问题。同时,作为地方创办的刊物,重点策划“央地收入划分”、“地方政府债券”、“基层财政困难”、“农村‘三权’改革”等专题,吸引更多优秀读作者关心地方发展,反映地方诉求及基层呼声。
——更好地融合理论与实践。在审稿与编辑环节,加强同外审专家和投稿作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者更多推出“接地气”的学术观点,推动实际工作者更理性地反映改革实践。通过扩大版面增加载文量,更全面地反映最前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坚持开放办刊取向。筹划举办第三届“地方财政改革与发展论坛”,扩大宣传影响。融入互联网科技发展大潮,从以纸质期刊为主,转向纸网并重,以网站为依托,继续开发采编系统、微信公众号等在线互联平台,积极与新兴媒体合作,寻求开放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