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9544 国内统一刊号:CN21-1520/F 邮发代号:8-166 投稿邮箱:dfczyj@vip.163.com
三农聚焦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三农聚焦>>文章内容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问题分析及财政政策选择
时间:2009/10/15 15:56:1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辽东学院/杨淑云

    内容摘要:当前,农业科技含量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文化素质低等问题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因此在政策上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的投入、加强对农民文化教育和技能的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促进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是尽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性政策取向。

     关键词:农业科技  现状  财政  政策选择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与城市相比、农业与工业相比、农民与城镇居民相比,其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逐年扩大,“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许多有识之士在分析“三农”问题时尖锐地指出,我国农业科技含量低,农民文化素质较差,是农业及农民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对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及财政支持对策谈谈个人见解。

    一、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时代,一项产业能否快速、健康地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的前景。科技进步已经成为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推广农业科技已成为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优化结构、提高农业效益的根本途径。但从我国农业目前的现状看,农业科技发展尚存在许多问题。

    1.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前,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转化成生产力及实际应用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体现在:农产品优良品种工程建设、选育、引进、繁殖、复壮、加工、营销上尚未建立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农林牧渔各业的产品并未形成品种、种苗、种畜、种禽、种鱼、肥料、农药、兽药、疫苗、饲料、机械、设备、材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不同农业区域的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并未形成等等。有数据显示,“九五”时期我国农业的科技含量仅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可达到60—80%,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率为20—25%,而发达国家已达到80%。上述数据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2.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待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农民理解、掌握和应用农业高新科技能力的前提。而目前,农民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顽疾。整体上讲,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尤其缺乏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不重视绿色环保和质量安全。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村居民用于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不足、重视不够。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先进技术的接受能力。

    3.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农业高新科学技术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措施。农业高新科学技术,只有通过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业生产规模狭小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矛盾、农业劳动力过剩与农村就业困难矛盾、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农民对市场调节不适应矛盾以及粮棉增产与农民增收矛盾的必然选择。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经营,将高新技术成果向农业的迅速转化,必须将高新技术与农业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4.农业高新科技扶持的力度不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地发展,农民群众能否增收致富的关键在于农民群众学习科技、掌握科技、应用科技成果的积极性高不高,各级领导作为农业科技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对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支持程度够不够,有没有形成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等等。但从我国目前农村的现状来看,无论是政府,还是各级领导,甚至农民自己,在农业高新技术方面的重视程度都还远远不够。

    二、我国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分析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市场失灵明显,市场缺陷较大,这为政府支持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农业科技发展属于公共需要范畴,理应纳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但中国现实的农业科技发展支出与农业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与世界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差距甚远。

    1.财政对农业的科技投入远低于对非农产业的科技投入。我国“七五”期间财政的农业科技三项费支出从2.7亿元增长到3.11亿元,年均增长2.87%,同期整个科技三项费年均增长5%;“八五”期间财政的农业科技三项费支出从2.93亿元增长到3亿元,年均增长0.47%,同期整个科技三项费年均增长13.2%。1979~1996年间,农业科技三项费占整个科技三项费的比重由5.35%下降到2.88%。2002年,我国农业科技三项费9.88亿元,整个科技三项费为398.6亿元,农业科技三项费所占比重进一步降至2.48%。

    2.财政对农业的科技投入远低于世界水平。1996年,我国对农业科技投资强度不及发达国家平均数的1/10,也不到30个最低收入国家平均数的1/3。目前我国每年对农业的科研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0.25%,而发达国家平均为2.37%,发展中国家平均为0.7%-1%。

    3.农业科技发展支出不尽合理。目前我国财政用于农业部门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村救济费等其他农业支出远远高于农业科技发展支出。在农业科技发展支出较少的情况下,农业科技支出的结构又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国家财政对农业资源开发技术投资多于生态环保技术投资,基础研究投资多于应用研究投资。据有资料显示,国际上科研、应用开发和产业化开发三个环节的投入比例是1:10:100,而我国是1:1.5:26。众所周知,农业科技进步必须经过“研究—中试—应用”三个阶段才能产生效益,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农业科技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三、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选择

    1.转变支农观念,提高财政对农业科技发展支出的总量和比重。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期,现代农业是科技含量高、劳动密度强、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具有生产经营形式产业化、土地经营形式资本化、所有制形式多样化、产业布局区域化、基础建设规范化和农业耕作机械化等特点。农业的转型,科技进步是必要条件。据测算政府对农业科技每增加1元投入,可使农牧业产值增加11.87元,减少农牧户9.35元投入;政府每增加1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可减少农牧户物质费用5.31元;而农牧户自身每增加投入1元物质费用,农牧业产值仅增加1.27元。因此,在财政支持农业发展上将“硬件”补贴支出为主转为“软件”直接支出为主,即由过去财政以对机械、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物资价格补贴为主的间接支出转向对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投入为主的资金直接支出。在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总量的基础上增加财政农业科技发展支出,提高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发展支出的比重。建议政府对农业科研的公共投资应逐步增加到占农业GDP的0.7%—1.5%,

    2.进一步优化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发展支出结构。一是增加对农民技能培训的支出,提高他们的农业知识和接受高新科技知识能力,这是农业科技发展支出取得最终成效的关键。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推广支出,政府应将农业科技推广事业投资增加到相当于农业科研投资的2—2.5倍。让农民以较低的成本使用科技成果和技术服务,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重点支持关键的技术创新项目。一个国家不可能对所有的农业技术创新项目都做到扶持力度相同,一视同仁。因为某一特定时期,制约农业发展的技术问题,往往只有关键的几项。当前我国要特别注意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发,促进农业实现质的飞跃。同时,还应尽快解决网络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问题,以提高技术创新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3.支持建立农村科技市场,加大市场的培育力度。目前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除了转化成本难以补偿外,其中转化的方式不适应农民收入的承受能力也是重要因素。要建立农村科技市场,特别是农业科技成果市场,把农业科技作为农业生产的要素。注重要素的市场投入和要素市场回报,也是完善农村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财政一方面通过增加农业科技发展投入的方式,参与农村科技市场的要素供给,同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政策鼓励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外商资本向农业科技市场投入,降低农业科技投入的风险,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针对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科技成果转让成本高的现状,除了实行财政的无偿支持外,还应鼓励以科技入股的方式转化农业应用性科技成果,促进农业科技市场的快速发育。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3号 邮编:110032 电话:024-22706630
辽ICP备06001706
你是本站第5730471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