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9544 国内统一刊号:CN21-1520/F 邮发代号:8-166 投稿邮箱:dfczyj@vip.163.com
三农聚焦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三农聚焦>>文章内容
陈桂权等/我国农业轮作休耕制度的建立——来自农业发展历史的经验和启示
时间:2016/8/2 16:08:01    来源:地方财政研究2016年7期      作者:佚名

陈桂权/成都大学政治学院;曾雄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内容提要:精耕细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传统,在此基础上的合理轮作、注重施肥及适当休耕保证了土地肥力的长久不衰。在轮作制度方面,传统农业形成了北方以豆谷轮作为主,南方以粮肥轮作为主的基本模式。虽然自战国后,土地的休耕制度被逐步取消,但北方的耕作法中,如代田法、区种法、亲田法都有休耕的效果,南方稻田也有普遍的冬季休闲制。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地建立合理的轮作、休耕制,将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总结我国农业史上合理的轮作与休耕经验对今亦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轮作  休耕  连作  农业结构调整  历史借鉴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质量和土壤的肥力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和质量的高低。近年来,我国农业总产持续增加,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与之相应的是,农业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大量的化肥投入,加之工矿业、重金属等对土壤及地下水造成的污染,使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2015年,国家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首次提出“建立土地轮作、休耕试点”的政策,结合当前国际粮价持续走低及国内粮食高库存的契机,选择合适地区试行轮作、休耕制,以恢复保养地力。这是符合农业永续发展的政策选择,也秉承了我国农业用地与养地高度结合的优良传统。在我国悠久的农业耕作史上,劳动人民探索出了一套宝贵的用养高度结合的用地体系,以保持耕地土壤肥力的长久不衰。充分用地与积极养地是这一体系的最大特点,以轮作复种、用粪肥田,精耕细作为主的耕作手段保证了传统农业粮食生产的持续性。本文拟从总结我国古代农作制中合理的轮作复种及休耕方式出发,结合当下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探索建立轮作、休耕试点及调整农业布局结构提供些许历史经验以参考借鉴。

    一、古代的土地连种及其特点

    精耕细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特点,其表现在作物栽培制度方面就是轮作复种、间作套种、三宜耕作、耕耨结合、加强田间管理等。自战国始,北方农作制由熟荒制逐步过度为连作制。在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诸侯国的富国强兵运动中,农业备受重视,“垦荒”、“治莱”被政府提倡。此后,历代政府在垦荒与利用闲置土地方面均持鼓励态度。在此之前,北方农业尚处于撂荒制阶段。所谓撂荒,即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种数年,待其地力耗尽,产出降低时,便抛弃不种另开辟新地。撂荒制存在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土地供开垦者选择。被撂的土地则任其荒芜,通常经过一定时间,其表层植被可得到恢复。若撂荒土地再次得到开垦利用,称熟荒制,即已垦地与休耕地间的定期轮换。

    ()精耕细作的趋势:轮荒制到连种制

    西周时的土地利用期多为三年:新开垦的土地第一年称“菑”,第二年为“新”,第三年称“畲”。[]这是一种典型的撂荒制。“畲田”这种土地利用形式也一直存在,以种植畲田为主的民族被称为“畲族”。《周礼地官司徒》中记载了一种“易田制”。其称:“大司徒之职......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以其室数制之,不易之地,家百亩;一易之地,家二百亩;再易之地,家三百亩”。据郑司农的解释:“不易之地,岁种之,地美,故家百亩;一易之地,休一岁乃复种,故家二百亩;再易之地,休二岁乃复种,故家三百亩”。这里的“易”作更换、轮换讲,即在耕地与休耕地间进行轮换。休耕期越长表明土地质量越差,“地美”则不需休耕。由此可以看出,西周的授田制是根据土壤的贫瘠程度来划分等级,不同等级的土地采用不同的耕种制度。此即采用休耕以恢复地力,保持土壤内环境投入与产出平衡的理念,同时兼顾不同等级土地的搭配,以保证授田公允。西周时还存在一种撂荒休耕制,名:“田莱制”。据《周礼地官司徒下》所记:“遂人......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颁田里。上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五十亩,余夫亦如之;中地,夫一廛,田百亩,莱百亩,余夫亦如之;下地,夫一廛,田百亩,莱二百亩,余夫亦如之”。田为“已耕之地”,莱是休后不耕长草之地。西周的“易田制”、“田莱制”都是已耕地与休耕地的搭配,属于轮荒范畴。那些需要休耕的土地,多较贫瘠或距离较远不便精细耕作。需要指出的是,这时的休耕属于被动选择,其水平也较为原始粗放,多任其荒芜,与后来的休闲农作制有本质的区别。战国时,北方诸国渐废轮荒制度,走上了土地连种道路,始创作物轮作复种制。

    ()土地连种制及其特点

    在土地连种制下,休耕被废弃,人们在考虑施肥的同时也注重对农作技术的改进与合理的轮作。[1]我国古代农作制度中的用地制是以连作为基础,结合作物的轮作复种、间作套种为特点的复合用地制度。在土地连种下,需加大对土地的投入,以使其保持地力不衰减退,形成了一套用养高度结合的用地制度。其主要特点如下:

    1.作物的多熟制

    土地连种制确定后,通过轮作复种、双季连作、间作套种等方式,同块土地现实了由一熟制向多熟制的转变。《荀子富国篇》记:“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这里所描述的是,通过加大对土地的人力投入及田间管理,不但可以提高单产,同时也能提高复种指数。我国农业精耕细作之路逐渐开启。汉代,北方关中地区出现了区种法。土地区种现实了谷子与冬麦的轮作,《氾胜之书》记:“区种麦,......禾收区种”。东汉时,黄河流域又出现谷子、冬麦、大豆轮作种植,部分地区实现了两年三熟。而此时南方地区的农业特点还出于“刀耕火种,稻饭羹鱼”的撂荒阶段,土地主要靠轮荒休耕恢复地力。魏晋时北方轮作制进一步发展。据《齐民要术》所记,此时的作物轮作更为多样化、合理化,豆类作物普遍作谷类作物的前作,粮肥轮作也得到重视。农民已充分认识到可通过不同作物间的轮作来保养地力。岭南地区也出现再生双季稻的记载,《广志》称:“南方有盖下白(稻种名),正月种,五月获;获讫,其根茎复生,九月熟”。

    唐宋时,南方水稻种植有了新发展,稻麦轮作制与双季稻的种植现实一年两熟。早稻、麦、菜的轮作复种在南方稻区广泛存在,《陈旉农书・耕耨之宜》称:“早田获刈才毕,随即耕治㬠曝,加粪壅培,而种豆、麦、蔬茹,因以熟土壤而肥沃之”。陈旉指出这种轮作对于地力恢复的好处。连作双季稻实现了同一作物的一岁两熟,是农业集约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宋代的连作双季稻“分布虽广,但由于品种不佳、产量不高、季节和劳动的矛盾、放牧需要、肥水条件的限制、投入产出率低等等原因,双季稻总的种植面积并不大”[2]。此时,华北地区有更多的地方实现了两年三熟制。[1]明清时期作物种植的轮作套种,间作复种更加广泛,北方地区粮棉轮作复种的二年三熟和一年二熟制得以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中心,以水旱轮作为基础的一年二熟与一年三熟得以巩固推广。[3]在美洲作物引入的背景下,山区形成以玉米种植为中心的玉米—油菜、玉米—、—小麦的轮作复种制;玉米+马铃薯/红薯的间作套种制。

    2.粪多力勤、积极养地

    土地连种制度是为“尽地力”,以最大限度提高粮食产出。为保证土地能为作物连作提供足够的支持,农民会积极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养地,“粪田”是其中的代表性做法。《礼记·月令》记载,春秋战国时,农民于“仲夏之月,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疆土”。后《孟子》中又说:“一夫百亩,百亩之粪”。粪田在当时已成为农事耕作的必要环节,“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②]。汉代王充在《论衡・率性篇》中强调:“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免致人工,以助地力”。宋代农学家陈旉总结性地提出“地力常新壮”理论。他说:“或谓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凡田种三五年,其力已乏。斯语殆不然,是未深思也。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抑何敝衰之有”[③]。之后,元代的王祯也说“所有之田岁岁种之,土弊气衰,生物不遂,为农者必储粪朽以粪之,则地力常新壮而收获不减”,并指出用粪施肥的作用是“变薄田为良田,化硗土为肥土也”。[④]清代杨屾《知本提纲》总结用地与养地间的关系是“产频气衰,生物之性不遂;粪沃肥滋,大地之力常新”[⑤]。张宗法《三农纪》也强调:“土有厚薄,田有美恶,得人之营,可化恶为美,假粪之力,可变薄为厚”[⑥]。注重土壤施肥以保养地力是传统农业的一大特点,传统农家肥不但能为作物生长提供所需要肥力,也能改良土壤,使土地能保持长久健康的使用能力,是重要的养地方式。

    3.用养平衡的合理轮作

    轮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规定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它利用作物自身的生物因素来实现对土地的用养结合。具体可分为:定区轮作与非定区轮作两种形式。定区轮作通常规定轮作田区的数目与轮作周期相等,作物在时间和空间的轮换上有比较严格的顺序,对轮作作物的种植面积及产量均衡都有一定要求。非定区轮作是在前作收获后,换种另一种作物。此种轮作中的作物组成、比例、轮作顺序、轮作周期相对灵活,亦称换茬式轮作,我国的轮作形式多为此种。[4]轮作可均衡利用土壤中的各种元素,提高肥料效力,可改良土壤结构,可防止病虫害。合理多样化的轮作是我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之一。农民通过实践的经验探索,总结出了不同的轮作模式,如豆谷轮作、粮肥轮作、稻麦、稻菜轮作等形式。南宋的《陈旉农书》指出:“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书中记载了多种轮作复种的作物换茬形式。如早稻与麦、豆、菜的轮作复种;麻、麦和菜的轮作复种,即:“五月治地,唯要深熟,七夕已后,种罗卜、菘菜,即科大而肥美”。五月收获的作物正是小麦和早大麻;粟、芝麻、大豆和小麦的轮作复种,当七月收获粟、芝麻、早大豆后,旋即“治地,屡加粪锄转,八月社前即可种麦”。在那些实现连作双季稻的地区,晚稻收获后又轮作苕草以恢复地力。南方水旱轮作技术的进步,实现同一田中的稻麦二熟制。在众多作物轮作形式中,豆谷轮作与粮肥轮作最能体现对土地的用养平衡理念。

   豆谷轮作是古代我国北方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地区的基本轮作方式。郭文韬总结了《齐民要术》与《马首农言》这两部主要反映北方农业特点的农书中的七种豆谷轮作形式[3]

1  我国古代北方谷豆轮作的主要形式

文献

时代

豆谷轮作主要方式

《齐民要术》

北魏

绿豆、小豆—谷子

大豆—谷子、黍、稷

小麦—大豆

《马首农言》

清代

黑豆—春小麦、谷子、黍、稷

大豆—高粱

谷子、黍—黑豆

小豆—春小麦

    成书于北魏时的农学专著《齐民要术》已强调豆类作物作谷、黍、穄等前作的好处,其称:“凡黍稷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次之”;“种瓜,良田小豆底佳”。同时,《齐民要术》中将复种小豆、绿豆、胡麻作为绿肥以为“美田之法”,强调“其美与蚕矢、熟粪同”。这种轮作制将豆类作物作谷类作物的前科,以发挥其固氮作用,既能为作物生长提供氮肥,也能丰富土壤中的氮元素提高其肥力水平。在轮作之外,还有谷豆间作,这是我国南北方通行的做法,主要类型有:大豆—谷子混作,玉米—大豆间作,小麦—大豆间作及水稻—大豆间作。豆谷的搭配种植是古代农业在用地中养地的典范。

    粮肥轮作是粮食作物与绿肥作物的轮作复种制,是另一种重要的养地形式。稻田收获后种植苕草以养地力的粮肥轮作形式,自西晋时已存在。郭义恭《广志》记:“苕草,色青黄,紫华,十二月稻下种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后来,更多的作物充作绿肥,基本上形成北方以小豆、绿豆、苜蓿、胡麻等为主;南方以苕草、紫云英、蚕豆、小麦、大麦为主的粮肥轮作模式。[⑦]我国古代主要的粮肥轮作形式如下表:

2  中国古代绿肥作物与粮食作物轮作复种的主要方式 [3]

地区

绿肥作物与粮食作物轮作复种方式

出 处

北方

绿豆、小豆、胡麻(绿肥)—谷子

绿豆(绿肥)—葵、葱

绿豆、小豆、芝麻(绿肥)—冬麦

苜蓿(数年)—春麦

黍稷—绿豆(绿肥)—小麦

北魏《齐民要术》

北魏《齐民要术》

明代《群芳谱》

明代《群芳谱》

清代《农圃便览》

南方

苕草(绿肥)—水稻

翘荛、陵苕—水稻

黄花苕饶草—水稻

小麦或大麦-水稻

大豆(绿肥)—水稻

蚕豆(绿肥)—水稻

绿豆(绿肥)—瓜

晋代《广志》

明代《农政全书》

明代《农政全书》

明代《天工开物》

清代《齐民四术》

清代《齐民四术》

清代《齐民四术》

    绿肥作物有良好的保肥作用,还能改善土壤结构为谷类作物的生长提供较优的条件。我国南方多利用冬闲田种植绿肥作物。其通常做法是在最后一季水稻收割后,即种上绿肥作物,待到第二年4月份水稻栽插前,将其翻耕田中,进行沤腐。粮肥轮作这种养地方式是我国古代充分用地与积极养地的又一典型。

    总结我国轮作制,可发现“以谷为主,强调复种”是其主要特点。轮作的基本类型有:一年一熟轮作制,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的轮作复种制,两年三熟轮作复种制。我国这种轮作是在土地连种基础强调土地利用的高效率,并适宜地保持地力,再通过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等技术手段,使农业发展保持较强的持续力。以谷为主的轮作模式实现了寓养于用的土地利用,提高了复种指数,但其缺点在于使农业偏重种植业,畜牧业发展不足,成为“跛足农业”[5]

    ()对连作的分析与讨论

    在土地连种基础上,作物的栽培制度又有轮作与连作之分。此处要讨论的是连作。连作是指一年内或连续数年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同一种作物的栽培制度。如在某一作物集中种植区,如稻区、棉区、麦区,每年均种植此种作物;一年内的作物连作以双季稻最具典型。连作的好处在于,在水热光照充分的前提下,其可以保证作物产量的稳定,使其成为区域农业的优势作物;连作双季稻可提高粮食总产量。但是,连作也有这些弊端:其一,作物类型不同,对连作的适应性差别很大,如茄科类作物,马铃薯、番茄、烟草不能连作;甘薯、苕子可短期连作;水稻、玉米、棉花较耐连作。其二,与轮作相比,连作同一作物容易形成生态单一性,于病虫害防治、土壤健康及区域生态环境不利;其三,连作双季稻的单产多低于单季稻,其所费成本却较大。故历来对于作物是否连作都有许多讨论,其中又以对连作双季稻讨论最多。双季稻的连作栽培是我国农业精细化的重要表现。因为它需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投入其中,并做好精细化管理才能保证收成。农民种植双季稻也更为辛苦。

    我国的连作双季稻在宋代已有一定比例,明清时期种植范围更广,民国时又加以推广种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优良品种的选育,栽培技术的改进,双季稻种植范围更加广泛,产量也大为提高。双季稻的主要种植区在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福建、安徽、海南等长江中下游稻区及华南稻区。据统计,在全国水稻种植总面积中,“20世纪60年代,双季稻和单季稻面积各占50%左右,到70年代双季稻面积占水稻面积的70%70年代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双季稻面积下降,8090年代双季稻面积维持在水稻总面积的60%左右,之后有所下降,至2007年双季稻仅占水稻面积的40%左右”[6]

    双季稻的种植从整体上提高了粮食产量,对我国农业意义重大。在劳动力、水、肥条件跟得上的情况下,种植双季稻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只是,双季稻对地力的耗损较重。若不及时培肥休养,土地容易退化,病虫害防治也是一大难题。我国农民传统的保持双季稻田土壤肥力的做法是,在晚稻收获后大量种植红花草等绿肥作物还田。如1844年英国生物学家罗伯特・福琼在福建、浙江等看到当地农民:“在收割完最后一季稻子后,稻田马上就被翻耕,准备种上耐寒的绿色庄稼,比如红花草、油菜、以及其他属于白菜科的东西。……我第一次来到舟山的时候,看到红花草在田地里种植如此广泛,我很是疑惑,不知道它是派什么用场的,因为中国人饲养的牲畜很少,路边或未开垦的山坡上那些牧草就足够养这些牲口了。经过询问,有人告诉我,大范围种植红花草,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用它作为肥料来肥田[7]。另外,双季稻在早稻收获与晚稻插秧时,集中需工量大,对劳动力要求高。因此,20世纪70年代后,农村劳动力转移,部分地区双季稻的种植面积也有所缩减。

    总之,连作这种作物栽培制度对作物要求较高,长久实行连作制的地区易造成作物种植的单一性,其在土壤的自然保护与地力维持方面均不及轮作制;在此之外,连作双季稻所需的成本投入更大。

    二、传统农业中的休耕及其形式

    休耕养地是指在作物收获后,放弃耕种、休养地力。就具体形式而言,休耕按照时间长短以及各地的实际情况也有差异,有冬季休耕,有耕作数年后休耕一年或连续休耕。《氾胜之书》中记:“田二岁不起稼,则一岁休之”即此。正如上文所言,自战国时我国北方粮食主产区逐步放弃休耕这种养地形式,取而代之的是以轮作复种,施肥养地为主的精耕细作。这是整体的描述,若具体到各地,不同休耕形式依旧存在。如唐宋时期南方山区盛行的畲田制,以及后来云贵川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的“刀耕火种”就是撂荒式的休耕制;在宋代南方圩田区被水淹没后的被迫休耕,也保养了地力;南宋时,南方稻区冬季沤田的耕作习惯与清代普遍存在于四川丘陵稻区的冬水田,其实质均是通过灌水的方式使土地得到休养。另外,农地收获后用作放牧亦是休耕的一种形式。只是,宋代后在农业核心区以放牧形式休耕的土地越来越少。这是由人地关系紧张造成的,但在土地相对宽松的山区这种休耕形式依旧存在。对于休耕的主要形式分述如下:

    ()南方稻田的冬季休耕

    在江南稻作区,汉代“火耕水耨”的耕作方式就是一种轮休制,到宋元时期,这种休耕形式被取消,稻田开始实行冬季休耕。此种休耕主要依靠灌水沤田的方式进行。稻田冬季灌水休耕方式,最初也是被迫为之。江南地区的圩田时有被水淹没的风险,水淹后的田因无法种植,政府亦不能征税,被称为“废田”,但这无形中使土地得到休养,地力得以恢复,水退后种植收获颇丰。郏亶说:“吴人以一易,再易之田,谓之‘白凃田’,所收倍于常稔之田。而所纳租米亦旧数,故租户乐于间年淹没也”[]。这种被水淹没的田的休耕期为一至两年。后来,另一种休耕方式:冬沤开始实行。《陈旉农书・耕耨之宜》:“平陂易野,平耕而深浸,即草不生,而水亦积肥矣。俚语有之曰:‘春浊不如冬清,殆谓是也’”。这种深耕加泡田的稻田冬季休闲方式,可改善土壤结构、沤肥恢复地力,翌年种植作物可有良好收成,《种艺必用》称:“浙中田,遇冬月水在田,至春至大熟”,即此。稻田经冬沤休耕后,单季产量确实较高。清人俞扬在《泰州旧事摭拾》对比两熟田与一熟沤田的产量,他说:“两熟田每亩可得稻四担,好沤田有收五担者”[⑨]

    与冬沤相类的另一种稻田冬季休耕模式是冬水田,以四川地区最为典型。冬水田最初以抗旱为目的,在水稻收割后进行蓄水,其耕作特点为:一年“一熟制,即自四月初旬播种,至五月中下旬移植,其后水耕二三次,至七月下旬或八月中下旬收获,迟至九月者极少。待到收获,则田面任其荒芜,直至十一月间,始将田畔之杂草,锄下置于田中,在畔上种下蚕豆,田中则灌水,用牛犁一二次以越冬。至翌年四五月再行种稻,即在水田之内、每年仅种水稻一次,而水稻久多系早熟种,为时不过四月” [8]。可以看出,冬季休耕并非完全弃而不管,也需要进行灌水、压绿肥等田间管理。因为休耕期短,若要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地力,就需如此。

    ()代田、区种与亲田:变相的休耕

    代田法是汉武帝时期由赵过实行并推广于北方地区的一种耕作法。据《汉书・食货志》记:“()过能为代田,一畮三甽,岁代处,故曰代田”。其栽培方法是“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垄草,因其土以附其苗根,……每耨稍附根,比盛夏,垄尽而根深,能风与旱”。代田这种播种于垄沟内,后随作物生长,培垄上的土于沟中,待完成中耕后,作物已成垄作。代田法种植过程中,垄埂与垄沟不断换位,而播种总在垄沟中,所以就产生了垄埂与垄沟间轮休的效果。代田法春季低作有利用作物抗风防旱;夏季垄作又有利于排水防涝,且其“垄沟互换,轮番利用”的优势使土地又得以休闲,故其能现实“用力少而得谷多”的种植效果。汉代另一种耕作法,区种法通过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在区内实行有选择的精耕细作,以实现粮食的高产,农学家氾胜之说:“区田不耕旁地,庶尽地力”,其实就是区田将尽量发挥区内土地的潜力,不耕区外之地。那些区外之地实际上得到休闲、保养了地力。这也是局部休耕的一种耕作方式。

    明代农学家耿荫楼发明的亲田法,也是通过集中精耕细作一定面积的土地以取得高产,其余土地则普通耕作,后逐年轮换。如每家有田百亩“除将八十亩照常耕种外,拣出二十亩,比那八十亩件件偏他些,其耕种、耙耢、上粪俱加数倍”,全家将主要精力投入在此二十亩上,以保其高产收获,“待明年又拣二十亩之地,照依前法作为亲田”[]。亲田法是在劳动力有限的前提下,通过对一定土地的精耕细作来保证粮食产量,那些未实行亲田法的土地种植较为粗放,实际中也可能会休耕不种。

    上述三种耕作法在精耕细作的前提下实现了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在用地中兼顾了养地,是古代土地休耕的另一形式。

    ()休耕的前提

    综观我国各地农业耕作制度,土地冬季休闲是主要是休耕形式,自战国后,在粮食主产区那种大规模的全年休耕方式相对少见。在人地关系紧张的前提下,我国的农业发展需“尽地力”方能养活众多人口。作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若休耕不种则被视为抛荒。抛荒在精耕细作农业体系下是不被允许的,鼓励垦荒才是农业发展的主调。垦荒不但可以扩张土地面积,而且新垦的土地种植的前几年也能取得较好的收成。明代农学家徐光启说,上海崇明人“专为人开荒,过三四年则去之,亦为新田力盛不用粪壅故”[11],就是充分发挥新开荒地地力较盛的特点。

    在西欧农业发展史上,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土地靠休耕来恢复保养地力。Gras在《欧美农业史》中记西欧的土地“每年依着一定的计划,把一部分的土地加以特别处置。在这一年土地上不下种子,让余叶和杂草生长几个月,并且一时用作绵羊的牧场,但是一到适当的时候,就把青草耕入土中,更把地面耙过。这种制度的利益很多。许多杂草可以除去,至少一年之内不让杂草结籽,并且除去有些寄生虫与主要作物的害虫或病菌;粘重土地可以改良。这就是说,大土块须行破碎,因此使旧植物比较完全的腐烂,新植物更便利的生长。轻松和瘠薄的土壤因余叶和杂草的耕入,增加有机物而改良。在雨水太少的地方可以藉此积聚两年的雨水以供一季作物的需要”[9]

    土地通过休耕使地力得以恢复,土壤得到改良,也能防止病虫害发生。这就是休耕的好处。推行休耕制至少有这样三个前提条件:其一,土地占有面积相对较多,可供轮休;其二,适当的农业人口;其三,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稳定,不会因为休耕而造成粮食总产减少。

    宋代文豪苏轼在对比富人之家与穷人之家的种地模式时,论及休耕的条件和优势,其云:“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完。其食足而有余,则种植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耨铚艾相旬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12]苏轼的这番观感反映了农业种植中的“马太效应”,富人因有充足的土地,耕作可游刃有余,得天时尽地力,还可休耕养地,这样种出的庄稼自然高产;而穷苦农民因人均土地占有少,其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又因自身经济能力有限无法对土地进行更多投入,为此地力耗损严重,产出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但是,在无另外谋生途径的前提下,农民也只能向地要粮,土地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很少。从这方面看,休耕制能否实行受可耕种土地面积的多少与农民经济能力大小的影响。

    三、我国轮作、休耕制度的建立与展望

    通过对我国古代农作制的总结,可以看到这是一种用养相结合的模式,其最大特点是“寓养于用”,通过不同作物的轮作复种,施肥肥田、冬季休闲来恢复地力,保证农业产出的持续稳定。土地肥力退化是困扰着世界农业发展的问题,西欧在现代肥料技术诞生之前,主要是通过休耕来恢复保养地力,“三圃制”这种形式就是代表,中国因人地关系紧张,采用了另一条内涵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充分应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保持土壤肥力,造就了一条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道路。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农业绿色革命的发生,传统农业向现代转变,种子、肥料、栽培技术等均得到进一步发展,粮食总产出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过度地施用化肥以及工矿业废物的排放,对我国耕地已经造成严重污染。据2014年环境保护与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土壤污染严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被调查的耕地中有19.4%已遭到诸如镉、铜、砷、汞、铅、DDT和多环芳烃等重金属与农业残留物质的污染。[13]耕地的健康不仅关系到粮食生产,还影响到地下水资源的健康。因此,从生态平衡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必须重视对耕地的保护,要通过各种手段逐步净化耕地土壤、保养地力。故201511月,在中央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建立休耕试点制度”,并在《规划建议说明》中指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国家可以根据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安排一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对休耕农民给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助”。基于对我国传统农作制的梳理,结合国家提出建立轮作、休耕制试点的政策,此处试对轮作、休耕制试点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做一说明。

    ()轮作、休耕地区及方式的选择

    从前文中的论述可知,我国古代在作物轮作复种方面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模式。北方以豆谷轮作、粮肥轮作为主,南方水稻区以粮肥轮作为主。北方选择合适的地区进行豆谷轮作试点。为便于机械化耕作,豆谷间作套种的方式不太适合北方;还要根据粮食产量、库存与进口情况选择适当的轮作方式,并结合农业结构的合理布局,通过轮作来调整作物生产;尤其要在那些作物种植较为单一化的地区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南方地区完全可以利用稻田冬季休闲进行绿肥作物的种植,国家给予适当的绿肥补贴,以恢复推广粮食肥轮作的传统。休耕应选择土地退化严重、土壤受污染重、生态脆弱的地区,进行全年休耕。用作休耕的土地不种粮油作物,但可种绿肥、饲料作物。农民也需要定期对休耕地进行管理,翻耕沤肥,以助土壤改良与地力恢复。休耕期限可根据土地实际情况、生态环境及产粮水平而定:生态脆弱、土壤污染、退化严重地区可进行3-5年或更长的休耕期;地力损耗小的耕地可实行3年以内的短期休耕。

    ()轮作为主,休耕为辅

    轮作是寓养于用的耕作方式,既能保养地力,又不会从整体上影响粮食产量。休耕就需要有足够的土地供选择,在古代区域间粮食调配能力远不如今,若放弃种植实行休耕必将影响农业总产出,故它是与精耕细作传统相悖的。具有休耕特点的亲田法,推行的前提是“青齐地宽农惰,种广收微”。当地人地关系松弛是推行休耕的前提,正如明代农学家耿荫楼所言:“五年轮亲一遍即有磏薄,皆养成膏腴矣”[14]。当今休耕制实行的前提发生了巨大改变,国内粮食产量的提高、进口粮食库存的增多,以及国际粮价的走低等因素使休耕制的试行具有了条件。通过休耕也将有利于那些受损耕地的恢复,有利于我国农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但是,从国家粮食安全角度考虑,结合轮作与休耕特点,确立以轮作为主、休耕为辅的试行办法将更有助于粮食生产的平稳。

    ()利用轮作、休耕调整部分地区农业结构

    国家划定在主产玉米的“镰刀弯”地区[15]进行轮作试点。玉米是“镰刀弯”地区的优势作物,但近几年玉米产量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且从三大主粮,水稻、小麦、玉米的生产状况看,玉米、稻谷生产阶段性过剩,小麦生产基本维持平衡。因此,结合此契机,在主产玉米的“镰刀弯”地区实行轮作制,可缩减玉米种植面积,同时配合“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广马铃薯的种植。若有可能,还可以在南方亚热带山区实行粮草轮作与休耕。明清时,随着玉米、红薯、马铃薯等美洲高产作物的进入推广,南方亚热带山区得到广泛的开发,玉米与马铃薯间作套种、玉米与油菜的轮作复种制普遍实行。土地虽通过农家肥料的投入与适当休耕来恢复地力,但因自然环境的相对脆弱性,南方的亚热带山区并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粮食产量并不高,且种植数年后地力耗损,水土流失,农村经济陷入结构性贫困中。[10]因此,在这些地区逐步实行粮草轮作,发展畜牧业或实行定期休耕以养地力;在那些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则可实现退耕还林还牧,发展林牧业。

    ()选择性改种单季稻

    在部分连作双季稻区可考虑适时隔年改种单季稻,进行粮肥轮作以养地力。诚然,在那些气候、光照、水热及土壤条件具备的地区,发展双季稻制是无可非议的。只是,正如上文分析那样,连作双季稻投入大,产出比却不一定比单季稻高,且年年连作对地力损耗相当大。如今,农民主要靠化肥进行肥料补充,过度施肥已造成部分稻田土壤的污染。故可在这些稻作区试行双季改单季稻制,轮作小麦、豆类、牧草等作物,以保养地力。

    四、结论

    中国传统农业为了以尽可能少的耕地养活尽可能多的人口,被迫走上了“精耕细作”的道路,其特点就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即采用连作、复种、间作、套种,以提高粮食产量。致使农田超负荷使用,而被迫采用“多粪肥田”的方式来维持地力。但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也发现,适当采取轮作、休耕的方式,以逸待劳,以退为进,以休为养,也可以达到维持地力,提高产量之目的。在一些人口相对较少的朝代或地区,在一些较为富裕的家庭,休耕也是一种常态。代田法、区种法和亲田法其实也就是一种休耕法。战乱引发的被动撂荒,也客观地起到了恢复地力的作用。战后或王朝之初所采用的奖励垦荒政策,实则收取休耕之利。而一些有经验的农民和有识之士,更从实践和实际中发现了休耕、轮作的好处。在粮食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安排休耕、轮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一种主动的恢复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总之,国家从政策层面确立轮作休耕制度,既是出于农业均衡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考虑,也是通过财政补贴手段反哺农业,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及农业的稳固地位。在总结传统农业轮作休耕宝贵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轮作、休耕制度,对于农业永续,生态环境安全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韩茂莉.中国古代农作制度略论[J].中国农史,2000(3).

2〕曾雄生.宋代的双季稻[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2(2)56.

3〕郭文韬.中国古代的农作制和耕作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4〕马克伟.土地大辞典[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521.

5〕曾雄生.跛足农业的形成:从牛的放牧方式看中国农业牧区的萎缩[J].中国农史,1999(4)35-44.

6〕朱德峰.双季稻高效配套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06.

7〕罗伯特福琼.两访中国茶乡[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33-34.

8〕杨开渠.四川省当前的稻作增收计划书[J].现代读物,1936(11)3.

9N.S.B.Gras.欧美农业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24.

10〕蓝勇.明清美洲作物引进对亚热带山地结构性贫困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史,2001(4)10.

 

 



 〔收稿日期〕2016-04-19

 〔作者简介〕陈桂权,成都大学政治学院讲师,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农业史、乡村社会问题;曾雄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农史。

[①]()郭璞注:《尔雅》卷七释地》。

[②](战国)荀况:《荀子》卷六《富国篇第十》。

[③]()陈旉著,万国鼎校注:《陈旉农书校注》卷上《粪田之宜篇第三》,北京:农业出版社1965年版,第34页。

[④]()王祯著,王毓瑚校:《王祯农书·农桑通诀之三·粪壤篇第八》,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第36页。

[⑤]()杨屾:《知本提纲·农则耕稼》,王毓瑚辑:《秦晋农言》,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6页。

[]()张宗法著,周介正等校释:《三农纪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90页。

[⑦]《天工开物·乃粒麦》:“南方稻田,有种肥田麦者,不冀麦实,当春小麦、大麦青青之时,耕杀田中,蒸罨土性,秋收稻谷,必加倍也”。()宋应星著,钟广言注释:《天工开物》,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8页。

[⑧]()范成大:《吴郡志》卷19《水利上》,台北:大化书局1987年,第2371

[⑩]()耿荫楼:《国脉民天》引自王毓瑚辑:《区种十种》,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1955年版,第7-21页。

[11]()徐光启:《粪壅规则》,《徐光启著译集》第1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2]()苏轼:《稼说送张虎》,《东坡全集前集杂文》卷23,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第298页。

[13]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4/17/c_1110291606.htm

[14]()耿荫楼:《国脉民天》引自王毓瑚辑:《区种十种》,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1955年版,第7-21页。

[15]“镰刀弯”地区是指我国从东北到华北——西南——西北的一大片区域,包括了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从地形版图上看,这一区域形似镰刀弯状,故被称为“镰刀弯地区”。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3号 邮编:110032 电话:024-22706630
辽ICP备06001706
你是本站第5730393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