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其创造GDP占全国58%,但是能够取得的银行贷款份额只占15%,通过担保公司和各类基金能得到的资金杯水车薪,资本市场的大门基本对中小企业是关闭的。而且中小企业发展除了资金不足之外,还包括如经营环境差、开办成本高,税费负担重、缺乏公平竞争环境,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以及人才短缺等问题。融资难之所以在当下的环境下凸现,是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外部需求急剧下降,而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许多中小企业已经到了倒闭的边缘。
回顾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崛起于国企改革的边缘的中小企业,在确保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构造市场经济主体、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受中国传统发展战略模式的影响,从乡镇企业和个体户起家的中小企业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自上而下的经济功利主义所笼罩的思想观念和体制下,政府政策和经济资源配置依循“抓大放小”的方针,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地位差异、身份差异和政策差异,大部分资源向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倾斜,中小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关系之下。经济发展战略的忽视和政策误导,经济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体系出现了系统性偏差,这种系统性偏差所造成的整体性制度缺失,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致命的:经济结构、资源配置结构、金融市场结构和资金供给结构与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存在着极其严重的不对称性,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金融机构把降低风险、清理不良贷款作为经营的重点,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管理费用和交易成本,融资难问题更加凸现出来。
融资问题事关中小企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上千万人的就业,首要的问题是要防止中小企业资金链条的断裂。国家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这都表明我们已经认识到当前形势的严峻性。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牵扯到整个制度体系的重新建构,因此战略转变才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之策。要提高中小企业的战略地位,将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到与国企改革同等重要的程度,将发展思路从经济功利主义转向以民本、民生为中心上来,转向公平竞争环境的塑造上来。战略转变要作出全方位、多层的系统规划:建立完善的融资担保体系、征信体系和服务体系;整合金融资源,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重视民间金融力量;制定详细的法律,切实保障中小企业的利益;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和扶持力度,放宽行业准入限制,让中小企业在充分竞争中得到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