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9544 国内统一刊号:CN21-1520/F 邮发代号:8-166 投稿邮箱:dfczyj@vip.163.com
专题策划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策划>>文章内容
钱莲琳/新医改:知难行难
时间:2009/10/20 17:40:2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历经了三年的酝酿、争议、研究和反复修订,4月6日和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相继出台,新一轮医改正式启动。新医改能否治愈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破解医疗领域困局,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

我国1949年建立起由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合作医疗组成的福利性医疗保障制度至今,从早期的“政府包办”到“包而不办”,再到后来饱受诟病的全盘公医框架里的“医院创收”,直至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报告称中国医疗卫生体制“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宣告了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在几经沉浮后的幻灭。医疗保险的覆盖率过低、强制性不够、预防功能不强;医疗服务价格混乱导致医疗费用持续攀升;政府投入比例过低,对医疗市场管理力度较弱等均构成了医改的致命伤。

从此次新医改方案看,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反思国内“失败医改”的前提下,改革的思路和目标十分清晰:强调以医疗卫生体制公益性为核心,使医院回归非盈利性,以政府为主导分配医疗资源,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终极目标。新医改呈现出“政府主导”、“公益主体”、“覆盖城乡”及“服务均等化”等突出特点。新方案坚持以公益性为主线,强调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突出基本、基础和基层,远近结合、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并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等等,其异彩纷呈的创新和亮点,为改革顺利实施和稳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建立一套符合国情又行之有效的公共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仍面临诸多困难与制约。从世界范围看,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一直被视为高风险的社会改革,医疗卫生制度堪称“社会政策珠穆朗玛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未找到一个令社会大众满意的体制模式。2008年,我国人均GDP虽已突破3000美元,但仍居中低收入国家之列,面对人口多、底子薄的现实国情,加之较大的城乡、区域差距,建立一个覆盖13亿人,真正实现“病有所医”的医疗体制,对资源的供给和协调等都将是巨大的挑战。因此,新医改道路上将不可避免地布满“荆棘”,其中如何协调众多方面的利益将关乎改革成败。例如,在以政府为主导分配医疗资源的前提下,能否调动医院改革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作为新医改的“深水区”,如何让公立医院在被“切断”创收机制,同时还要承担大量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情况下,切实做到“回归公益性”?在新医改方案以公立医院为主导,体现公益性的大格局下,民营医院还会有多大作为的空间?尤其是加大的财政投入,能否在有效监管下落实到位?……

医改的大幕已经拉开,为了让13亿人“病有所医”,中国正在迎难而上。然而,医改的成功并不会随着一纸方案的发布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它将注定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需要我们积极探索。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3号 邮编:110032 电话:024-22706630
辽ICP备06001706
你是本站第5729991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