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9544 国内统一刊号:CN21-1520/F 邮发代号:8-166 投稿邮箱:dfczyj@vip.163.com
专题策划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策划>>文章内容
杜传忠等/互联网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
时间:2016/7/1 12:48:29    来源:地方财政研究2016年6期      作者:佚名

杜传忠、杨志坤、宁朝山/南开大学

 

内容提要:互联网革命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产生极大而深入的推动作用,并且对我国制造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价值链和管理方式等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最终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发现,在生产方式方面,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促使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在商业模式方面,互联网平台创新传统原材料采购方式,形成线上线下市场营销新模式,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更普遍;在价值链方面,互联网优化制造业价值链结构、提升运行效率以及促进各环节融合发展;在管理方式方面,互联网更新传统制造企业管理理念,完善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制造企业扁平化管理组织。

关键词:互联网  制造业转型升级  生产方式  商业模式  管理方式

 

2015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7月,国务院印发《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包含“‘互联网+’协同制造”等重点行动,指出“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互联网在制造业的应用,将对我国制造业生产方式、商业模式、价值链和管理方式等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动力。

一、互联网改造制造业传统生产方式

制造业生产方式主要包括制造业产品的生产制造方式、技术作用方式和劳动者组合形式等方面的内容。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影响与创新,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等方面。

(一)互联网促进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是一种以系统制造、整体优化为思想,集供应商、企业、客户、员工和环境于一体的综合制造方式,将制造企业的相关资源综合利用,发挥最大的效用;以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标准等为技术支持,实现大批量生产和个性化定制,发挥规模经济的低成本优势,以维持现代制造的高质量和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制造业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提供了有利的技术和平台支撑。

1.互联网改进设计研发方式

制造企业的设计、研发环节属于微笑曲线的高端环节,通过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信息加以整合、协调,比如可通过互联网将消费者的特殊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给制造企业的研发、设计部门,甚至是让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直接参与到研发、设计过程中,直接生产出可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进而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互联网有利于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方面的核心技术,实现高端工业平台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的自主研发与创新,形成完善的安全测评体系与工业软件集成标准,为大规模定制提供充足技术支撑[1]

2.互联网改造提升生产制造环节

制造环节是传统制造业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大规模生产制造的基本环节。伴随市场需求环境的变化以及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提升,以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特征的统一生产制造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借助于日益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传统集中式大规模生产方式将逐步发展为小规模、分散型、定制化生产模式,并进而发展为大规模定制化生产方式。在保证规模经济的前提下,通过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生产方式能够实现定制化生产,以满足日益提升的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借助于互联网,制造企业能够建立所有生产要素协调配置的网络平台和系统,实现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集中使用和有效配置,在保证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的要求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个性化市场需求。

3.互联网促进增材制造

增材制造技术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信息网络技术与先进材料技术以及数字制造技术结合,通过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新兴制造技术。当前,随着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增材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正在向产业化方向深入发展,极大推动了大规模定制化生产。3D打印是当今最重要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增材制造技术,运用可粘合材料,如粉末状塑料或金属,以数字模型作为基础,使用逐层打印的方式快速成型[2]3D打印根据计算机图形制造出相关零件,通过计算机软件操控全部生产过程,并可以免费使用、修改网上开源的设计方案。从产品的开发设计到终端销售再到客户服务,3D打印能够实时响应用户需求,使得流程在线化、互动化、联网化。只需简单地修改设计方案软件就可生产不同的产品,从而满足客户精细化、个性化的需求。

(二)互联网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

1.互联网为网络化制造提供有效平台

网络化制造的目的在于实现高质量、高速度、低成本的制造生产,制造企业基于网络构建智能制造系统。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企业与客户之间构建互动关系,形成客户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平台,升级制造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推进网络化制造的发展。

(1)建立制造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工业大数据等互联网平台,可在制造企业与客户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双向交流机制,进而在以下方面影响制造业生产过程。第一,制造企业与客户的双向交流机制帮助制造企业实现个性化制造。全球各地客户都可随时尝试购买各个制造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制造企业可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对于制造企业来说,通过这种制造方式可以及时了解顾客的各种信息,降低制造企业决策风险,为制造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保持制造企业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之间的良好沟通,极大地提升客户的满意度[3]

第二,制造企业与客户的双向交流机制有助于提升制造企业的售后服务。一方面,互联网为制造企业提升客户服务系统提供可能,进而提升客户服务;另一方面,互联网为制造企业和消费者搭建起实时沟通的桥梁,可及时了解用户对于产品的反馈,进而努力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此外,制造企业可利用这种系统获取并分析与客户有关的所有交往历史,从历史的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客户,进而从售后服务中进一步获取提升空间,更好地把握客户实际需求。

第三,制造企业与客户的双向交流机制可以帮助制造业有效预测未来的消费趋势和市场动态。借助于先进的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以及相对完备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制造企业不仅能够准确分析、预测客户的需求,而且还能准确地把握客户需求的变化和市场发展的趋势,从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高客户的忠诚度,维持足量的市场需求。

2)互联网助推制造企业升级合作模式

借助于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企业不仅可以实现与单个制造企业的点对点链接,而且能通过建立整个制造行业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与平台内部所有制造企业的有效对接,并进一步通过整合平台内所有制造企业的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提升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互联网平台中,参与制造企业为了能长期从平台中获得利益,因而会维护自身的良好信誉和整个信息平台,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全面合作模式,逐步形成制造企业价值网络,实现行业系统流程的优化和合作制造企业的共同发展。平台内诸多互联网资源在制造企业之间的流动,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且不存在消耗减少,能够持续地供给所有的参与企业连续使用。参与的制造企业越多,合作信息平台越完善,越能准确反映整个行业的实际需求动态,参与合作的制造企业将得到更大效用,体现出合作规模经济的特征。

3)实现制造企业内部信息互通和网络化协同

互联网和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互联与共享利用。首先,利用制造企业内部的互联网系统,实现制造企业内部信息的相互沟通,并进行全面、系统的信息加工、整合;其次,将制造企业信息系统与客户信息系统连接,获得最新的客户需求信息;再次,根据客户的需求信息,对制造企业的供应链、价值链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与升级,优化制造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最后,将综合客户及自身信息的内部管理机制应用于生产、运营中,全面提升制造企业生产、销售等各环节,最终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4]

4)众筹等多种融资方式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

众筹是现有融资工具的补充,是初创制造企业获取投资的一种新兴方式,是一种网络化融资方式,因而也属于企业网络化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集合希望获得制造企业某项产品的相关力量,以众筹方式帮助新产品诞生。它通过网络平台将提案者与制造业的赞助者联结起来,众筹不再依赖于数目很少的大型制造企业或机构,而是集众人之力实现大众融资。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以极低成本将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成为可能,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2.互联网有力支撑数字化制造

广义来说,数字化制造是指在制造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其某一或部分环节进行改进,进而实现效率、质量的提升,成本下降和市场反应灵敏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物理系统、制造云平台等是推进数字制造的有效工具和平台。

1)信息物理系统(CPS)有效促进制造业数字化发展

信息物理系统指集计算、通信与控制于一体,通过人机交互接口实现计算进程与物理进程的有效融合,进而以协作、安全、实时、远程的方式操控物理实体的智能系统[5]。制造企业通过物联网和服务网将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机器、存储系统、生产设施等都融入到信息物理系统之中,从而构建起数字化物理网络系统,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效融合。通过对制造企业的生产、销售、物流和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智能机器、存储系统等方面的处理,形成有效的端到端集成,进而实现信息交换、动作触发和动作控制等目的,使制造企业的制造、工程、材料、供应链诸多环节得到有效控制与管理。信息物理系统具有良好的自组织网络,能够根据业务过程的不同方面,实时进行动态配置,对整个制造链条进行连续“微调”,保证制造流程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更有效地保持供需的平衡。

2)通过互联网构筑云平台推进数字化制造的实现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推进了制造业云平台的建立,从而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生产方式的实现。建立为大型制造企业研发设计服务的数字化平台。通过该平台为大型制造企业提供全面的信息技术,整合整个大型企业制造与平台的所有资源,结合整个平台积累的客户需求,为单个企业提供集合整个平台经验与技术的相关计算、软件和数据资源,同时提供多种技术支持,如虚拟验证、性能分析、学科优化等,显著提升平台内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另外,建立服务于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云平台。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使得其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不仅可以实现相关数据的搜集、整合,为中小制造企业的设计、工艺、制造、采购和营销等环节提供有效的资源,同时还能集合中小企业的整个创造能力,为中小制造企业实现协同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

3)“互联网+机器人”是实现制造业数字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制造2025》将机器人作为我国智能制造重点发展的领域,在互联网条件下,它将成为推进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的重要工具。“互联网+机器人”将成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的重要模式。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本身可以进一步装备机器人,使得当前机器人更加数字化;互联网平台为我国加强对国际先进机器人技术的跟踪研究提供便利,进而突破相关的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互联网能够产生新的机器人销售模式,不再以最终用户为中心,而以集成商为中心,降低采购成本,缩短生产环节,提高用户满意度。

3.互联网开辟智能制造新时代

智能制造是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体验专家共同组成,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模拟人类专家思维,以高度集成和柔性的方式进行判断、构思、推理、分析和决策的人机一体化系统[6]。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生产方式将被智能制造取代,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实现:第一,互联网助推智能工厂实现横向及纵向集成。互联网能够帮助制造企业实现向智能工厂的转型,同时帮助制造业对复杂事物进行管理,提升自身生产制造水平,实现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的集成。其中,横向集成指为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IT系统将单个制造企业的包括生产、营销、物流等在内的制造环节链接起来;纵向集成则是通过提供端到端的方案,将各个不同层面的IT系统集合在一起。

第二,互联网为智能产品实现全程控制提供保障。《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基于智能产品独特的可识别性,它可以在任何时候被分辨出来。进而在智能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对整个制造过程进行全面记录,所以智能产品具有半自主控制能力,能够对其各个阶段进行半自主控制。智能产品自身能够调整其制造过程,同时确认自身的耗损程度,保证在各个阶段都能够处于最优状态。

第三,借助智能制造互联网平台有助于提升制造过程的安全性。构建在互联网平台上的物理信息系统,涵盖了制造系统的全部要素,如人力资源、自动化机器等,并对产品安全性提出了多项应对措施,如集成的安保战略、架构和标准,产品、工艺和机器身份识别的独特性和安全性。同时,互联网能够提供制造全程安全解决方案,确定制造管理方面的安保,确保产品在各个制造环节的质量水平,从而保证产品整个制造过程的安全性。

二、互联网变革制造业传统商业模式

企业的商业模式代表了企业以何种方式或系统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进而获得相应的利润。通过该系统形成对企业各种资源或要素的组织和配置。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制造业传统商业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快速变动的市场需求,商业模式创新势在必行,而互联网恰恰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互联网平台创新传统原材料采购方式

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通过互联网建立起包括交易双方、服务部门、支付机构在内的信用平台,保证采购过程中涉及的保险机构、金融机构、供应商和客户的高度整合与兼容,将各参与主体的经济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便于原材料交易信息的流动和传播,加快多元化制造资源的有效协同。互联网为制造企业实现内部原材料系统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利用互联网,制造企业可以建立内部材料采购成本管理系统以及相关数据管理中心,将相关部门的信息整合到同一系统平台内,便利企业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网上采购有利于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互联网为具有相同需求的制造企业以及拥有类似原材料的供应商提供网络交易平台,完善原材料的市场竞争,达到降低原材料成本的目的。

(二)互联网形成线上线下市场营销新模式

产品销售始终是制造企业最关注的运营环节。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制造企业通过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大大提升了自身的营销效率。第一,互联网将打造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营销新模式。目前,我国制造企业正在积极尝试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快速、有效地把握用户实际需求,进而针对客户偏好的用户体验流程改善营销手段和方式,重新打造企业销售环节,更好地满足用户体验,确保制造产品和服务的内在价值被充分发掘,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无所不在的营销,迅速占领国内外产品和服务市场。

第二,互联网有助于制造企业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的营销模式。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消费者在购物时,可通过淘宝网等线上方式获得所需商品或服务。这种营销模式还不足以完全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目前正在形成的线上线下协同营销、相互支持的新营销模式,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消费者通过网络了解产品及服务,之后通过线上方式预约设计师,设计师根据客户描述直接确定,或上门量尺。线下设计师根据具体要求设计合理方案,线下门店开展与客户面对面的讨论,进一步修正之前的方案,签定相关合同。公司将设计方案传递至工厂或其他生产者进行生产,并由就近实体门店配送安装,完成整个销售过程。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服务化更普遍

《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传统制造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为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制造业服务化的提速提供了重要机遇和条件。第一,制造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产品之外的其它多项附加服务。互联网连接了企业和用户,为客户提供了从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的多元化服务,进而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目前,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诸多制造企业拉近与用户距离的方式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基于此提供的多项增值服务,形成与传统制造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第二,互联网平台使得产品交易渠道更加便捷化。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新型制造方式不断涌现,如智能制造、创新设计等,新业态不断出现,如众包、电商、网购、网银等,它们有效地提升了交易的便捷性。互联网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能力,制造企业通过利用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精准化的供应链管理和便捷化的电子商务,不断提高交易效率和便捷程度。

第三,借助于互联网实现产品与服务的有效整合。随着制造业产品的不断完善,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也从单一的产品向多元的产品及服务方向转变,制造企业能否赢得市场,关键要看其能否为客户提供有效产品和全面解决方案。制造企业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模式和功能创新,通过从研发、设计、制造到维修的一体化整合,实现扩展业务、转型升级的目的,从而能够保证为客户提供有效、全面的产品和服务。

三、互联网促进全球制造业价值链融合与重构

(一)互联网优化制造业价值链结构

互联网将优化制造业价值链的现实结构。信息化平台为制造企业强化价值链上那些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环节,削减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供可能性,从而实现对价值链各部分整合优化,进而使得制造企业能够低成本、大规模的扩张。另外,借助于互联网完善制造企业的价值链发展战略。通过互联网,制造企业价值链各环节之间可实现信息共享,进而改进和强化制造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资流的集成管理,制造企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竞争战略和运营模式。伴随制造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企业间价值链将逐渐重组,并衍生出具有高度专业化及网络化的包括虚拟制造、合作制造等形式在内新兴业态。

(二)互联网提升制造业价值链运行效率

互联网可以通过线上交易和系统集成提升制造业价值链的运行效率。一方面,互联网促进制造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和制造控制系统软件的广泛应用,客户与供应商实现数据共享,大大降低客户定制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劳动成本、缩减生产时间。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以及数据共享的即时性,使得包括订货过程在内的整个支持办公的数据管理过程变得更加迅速、准确,减少了文件处理所需的人力投入,降低了交易成本、营业费用,实现提高制造业价值链运行效率的目的。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各环节的融合式发展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大多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位置,主要从事处于微笑曲线中间环节的加工制造活动。互联网浪潮下,借助互联网技术,自上而下地全面控制生产的模式将被网络协同模式取代,制造企业将制造生产外包给专门从事生产的制造企业,同时投入到设计与研发、销售与品牌等“微笑曲线”的两端环节,进而协同推进价值链各环节,保证制造业顺利实现价值链的融合与升级。互联网平台使得制造企业、客户及相关利益方纷纷参与到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及价值实现等生产制造各环节中来,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营销与品牌的相互边界越来越模糊,价值链出现融合发展的趋势。

(四)互联网为向国际价值链高端跃升提供强大动力

    第一,构建以制造企业为主导的全球采购网络和经贸平台,实现制造业的国际合作。积极鼓励制造企业依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构建大型全球经贸平台,实现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全球化发展,进一步加深与欧美国家零售商的合作关系,成为世界制造企业的中介,主动将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加工环节,转移到低收入国家的第三方生产商,构建“制造三角”。第二,互联网为制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海外并购提供帮助。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海外需求等有关信息,直接利用和整合国外优秀的人才、科技和资源,支持制造企业对外投资,并绕开贸易壁垒进入国际消费市场,从而开展有效的国际产能合作。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借助于互联网加快我国制造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和海外并购,前景十分巨大。第三,可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等,支持我国制造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境外先进技术、研发能力、国际品牌和销售渠道,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四、互联网改变制造业管理方式

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影响不仅在于其生产方式、销售模式等硬性方面,对制造企业管理水平等软性方面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先前垂直化、中心化的金字塔式管理方式,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已经逐步退化,新型的制造企业管理方式将有效引导制造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互联网更新传统制造企业管理理念

制造企业传统经营管理理念往往以厂商为中心,追求标准化、大规模生产,以此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竞争优势。在互联网时代,这一传统理念逐渐被打破,用户需求成为制造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导向。由于用户需求呈现出了明显的碎片化、个性化、体验化的特点,这也要求制造企业要打破传统的管理理念,对市场、客户、产品、价值链,乃至整个管理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拥有新管理理念的制造企业领导者,能够以融合开放、协同、共赢的思想,帮助制造企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由传统的以厂商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管理方式转变,实行个性化销售、柔性化生产和精准化服务,使得制造企业与员工、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合作者及竞争者等各个参与主体,形成共同利益有机整体,实现管理理念转型。

(二)互联网完善制造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1.互联网完善制造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系统

通过互联网技术,制造企业可以建立内部信息化管理机制,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推动制造企业经营管理的变革与升级。基于制造企业内部的互联网平台建立起来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使得信息共享更加便捷、高效,在确保信息及时且全面被送达的同时,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协调程度。通过构建面向各个细分行业的网络化协同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各具特色的“云制造”服务,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的集聚、整合与协同运用,提升中小微制造企业的内部管理能力,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和运用能力。

2.互联网促进制造企业移动化管理体系的建立

传统的上传下达的管理方式不够高效,往往导致意见反馈滞后、工期延误等问题。在互联网技术及设备的支持下,部分制造企业更新了移动办公设备,利用互联网开展审批业务,使得管理简单高效。“云之家”等应用软件已在部分制造企业得到应用,移动化管理体系正在逐步被建立起来,从传统的制造企业一体化管理转型升级到互联网下的制造企业一体化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三)互联网形成制造企业扁平化管理组织

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架构沟通效率低下,信息和指令需要经过层层传递才能到达一线员工加以执行,而反馈也需再经过层层传递才能到达上级。互联网时代对制造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时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这样才能赢得客户,而金字塔式的组织架构构成了阻碍。据此,制造企业应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对组织架构进行创新,尽量减少管理层次,朝扁平化方向发展。建立员工和管理层的直接沟通渠道,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刺激员工创新,消除层级,加快决策速度。

 

参考文献:

1〕刘振友. 互联网+:助推传统行业弯道超车[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2〕王忠宏,李扬帆,张曼茵. 中国3D打印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 经济纵横,20131.

3张亚斌马莉莉. 大数据时代的异质性需求、网络化供给与新型工业化[J]. 经济学家,20158.

4〕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 中国工业经济,201410.

5〕杜传忠,杨志坤. 德国工业4.0战略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借鉴[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7.

6冷单王影. 我国发展智能制造的案例研究[J]. 经济纵横20158.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3号 邮编:110032 电话:024-22706630
辽ICP备06001706
你是本站第5502207访客